誠然,知識版權是應該尊重,可是,那也太貴了吧?
一套正版操作系統,連京城這樣的地方,都要花掉不少人近一個月的工資,這不是搶劫是什么?
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連國家機關都身體力行,大力采購,為什么要出這個冤枉錢?
于是,便有了當下各大賣場專賣店人滿為患的情形。
說白了,還是性價比高,不吭人,老百姓,信得過。
不像其它的,這個時候再怎么弄,就是說得天花亂墜,降兩千,甚至三千,都沒人信了。
統計出來的數據,也令人驚訝。
到晚上九點多,各方代理商把數據報上來,匯總,結果是,五十多萬臺。
這意味著,平均算下來,一個城市有一千多臺,遠遠高于預期。
這也意味著,就這一天,公司賺了兩億多。
當然,相對于龐大的市場而言,這并不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數據,因為上一年全國臺式機銷量,達一千四百多萬臺。
而根據權威機構預測,今年全國的臺式機銷量,將高達一千六百萬臺以上。
一千六百萬臺以上,因為種種原因,現在,可能還有一千萬臺的需求。
壓力好大。
因為目前拿下的產能,根本不足以吃掉這塊大蛋糕。
但是,還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說白了,產能這個東西,是動態的,并非一成不變。
乍一看去,是,接下來一兩年內的剩余產能都拿下了,增無可增。
可是,如果剩余產能本身,突然擴大了呢?
這是很有可能的。
就以聯想為例,總不能國內都賣不動了,還使勁讓代工廠生產吧?
這種代工,原本就是動態的,跟市場反應有很大關系,好賣就多生產一點,不好賣,直接就咔了,換新品。
而當整個品牌轟然倒塌,怎么換都不足以扭轉頹勢的時候,放棄,便成了很自然的選擇。
事實也的確如此。
這次電腦上市,從公司,到物流,到代理商,到售后,各環節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開售的第一時間,公司官網上,便出現了銷售數據統計頁面。
這個頁面,不是實時更新的,但是,每過一個小時,會更新一次。
這給同行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因為數據上漲太快了!
截止夜里九點定格,高達五十多萬的銷量,不但業界震動,就連行業之外,也瞠目結舌。
回頭再看看自己……
消費者抱怨!
代理商抱怨!
明明降價那么多,明明都放棄了微軟的正版系統,卻依舊挽回不了消費者!
簡直扎心。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種種跡象表明,這種頹勢,是無法挽回的。
因為這個時候,市場,對于種花集團,已經有了一種近乎于盲目的信任。
儼然,只要種花集團出的,就是對的。
這還怎么搞?
如果產品輸了,性價比不高,那可以調整,可人心……
這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