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老校長,其它老師也紛紛勸,道這樣不行,這個口子不能開,一開大家紛紛效仿,會亂套的。
陳遠笑道:“放心,我說的利誘,不是給錢,而是給機會。”
“機會?”
“嗯,學校不是有食堂么,這一塊消耗不小,以后,食材供應,可以放開,優先從有孩子在學校的困難家庭采購。
在此之外,可以從一些見效快的地方著手,建立簡單的產業。
比如建個米酒廠,利用收到的水稻,釀制米酒,又比如,搞個特色工藝品作坊,鼓勵大家制作特色工藝品,咱們收購。
長遠來說,我會投資一些項目,比如果汁廠,火腿廠,等等,來鼓勵種植,養殖。
這些,盡量都做到捆綁,到時候,誰家孩子不上學,小小年紀就送去打工,嫁人,就不要他們家的東西,也不給工作機會……”
聽起來有些粗暴,甚至卑鄙。
可實際上,在基層,尤其在這種思維方式根深蒂固的山區,太溫和是成不了事的。
必須有點手段。
不是覺得女孩子讀書沒用,一心就想著留在幫家里幫忙干活,然后到年紀了嫁人得一筆嫁妝么?
過去或許可以,但是從現在開始,得好好權衡了。
得想想,這樣是不是劃算,相比把孩子留在家里,嫁出去,是不是獲得向學校食堂提供食材的資格,獲得進廠工作的資格,更加劃算!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利誘之策,是很成功的。
按照陳遠的計劃,當下上午,學校就搞了一個食堂合作商簽約計劃。
除此以外,人員結構也調整了,原來食堂的員工,都是保安公司跟支教一樣,派人輪值的,現在,除開兩個負責人,全部重新招聘。
然后,相關情況,由近到遠,迅速張貼到各村寨。
因為很多村民不識字,所以還特意安排了人宣讀,講解。
頓時各村寨就熱鬧了。
“真的假的,以后學校食堂用的東西,都通過這個什么簽約計劃供應啊?”
“一天八十斤肉,三天一頭豬,乖乖,吃這么多啊?”
“這下好,養豬可以賣錢了哩,這一頭豬,得千把塊啊!”
“雞蛋,菜,也可以拿去賣,只限初中以上,有女娃在讀的貧困家庭,意思是,我得先把丫頭送回學校?”
“食堂還招人,四百塊錢一個月,包食宿,這也太好了吧?”
“不止不止,不說了么,還要收稻谷,搞酒廠,種果樹,搞飲料廠,工作機會很多呢!”
“哈哈,本以為是三個賠錢貨,現在看來,還成寶貝了,得嘞,這就送去,我就不信了,我們家三丫頭,還不算貧困!”
“……”
忽然風向就變了。
之所以會出現女孩子大了不讓上學,早早嫁人,固然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可歸根結底,還是覺得上學不劃算。
不如出門打工,在家幫忙帶弟弟妹妹,干活,或者,嫁人。
可現在,突然情況就不同了,突然女孩就成香餑餑了。
因為,所有的好事,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都要求,孩子必須上學。
尤其當下,初中以上女孩必須在校,是死規定,否則這些好事想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