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準備花一百塊錢買的,結果死活不要,最后好說歹說,就收了五十塊。”云舒如實把情況說了一遍。
而后,長桌宴就開始了。
在室內。
八米長的桌子,平時輕易不開的點燈,也提前開了。
燈泡還特意擦過。
菜式比較老,有花糯米飯,排骨燉蘿卜,素豆腐,素南瓜,等,一共八道。
可在傳統習俗中,這是最隆重,也最好的待客方式,俗稱八大碗。
當然,這么多人,八大碗可不夠吃,于是,便有了十六大碗,二十四大碗,三十二大碗。
而這種待客的儀式感在于,在開始之前,主人會唱酒歌,對客人的到來表示歡迎。
這歌唱得怎么樣,且不說,總而言之,主人唱過,客人得回。
要說實在不會,也沒關系。
不會,就喝一碗酒!
而一般情況下,主人會唱五到九首,這也意味著,進屋之前,客人得先來個五到九碗。
這還沒完。
進了屋,席間,主人家一般會請善歌的姑娘,或者中年婦女,向客人敬酒。
有的提酒壺,有的拿碗,來到客人身邊,先斟一碗酒,再唱一首歌。
如果你不會唱歌,恭喜,喝酒吧,一首歌,一碗酒……
差不多就這意思。
上一次,陳遠就著道了,如若不然,他也不至于迷迷糊糊跟人家小姑娘鉆被窩了都不知道。
這一次,流程差不多。
但情況好不少。
因為比較分散,不像上次,都盯著他。
當然,該喝的還是逃不掉。
這不,剛坐下,盛裝的李幼魚就拎著酒壺過來了,倒上一碗,甜甜笑道:“陳老師,我給你唱一首唄?”
語落,周圍大片叫好起哄的聲音中,自顧自就唱起來。
完事,笑吟吟看過來。
于是,他只能默默干了一碗。
時間就這么悄悄流逝,足足兩個多小時,這頓飯才吃完,接下來,是露天的篝火晚會。
時間就此來到第二天。
這天周一,一早,吳菲便帶人,四處參觀走訪,了解工藝,收集市場推廣需要的素材,曲波那邊,取樣的取樣,采風的采風,也很快進入狀態。
也正是這個早上,完成了心目中的大事,一家人相送,李幼魚激動而又忐忑的來到校門口。
陳遠就在校門口,帶著值日袖章,跟幾個小學生,一本正經,向每一位來到學校的同學問好。
看到李幼魚,莞爾一笑,鞠躬,“同學早上好。”
“同學早上好。”
“……”
幾個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有樣學樣,模樣認真,儀式感十足。
見狀,李幼魚心里忽然就安定了,嫣然一笑,鞠躬回禮:“老師早上好,同學們早上好。”
陳遠點點頭,笑著上前幫忙整理了一下衣領:“不錯,去吧,教務處報道,具體情況,那邊會安排,有問題找我。”
“嗯,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