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劍術與現代劍道其實兩種東西,前者更偏向于實戰,后者已經演變成了體育競技項目。
比起打倒對手,劍道更注重于破開對手防御,在不斷試探中擊中對手的得分部位獲取勝利。
當然,會流派劍術,在參與劍道比賽時也會有很大的經驗優勢,變化與特點也多了許多。
像示現流這樣簡練干凈而又給人強大壓力的劍術,就是其在賽場上代表性的特點。
劍道比賽就是心理博弈,根據對手的起手姿勢,攻擊動向來判斷/預判對手是攻擊自己的哪個部位。
所以劍道比賽很多時候都能看到雙方拿著竹刀在對手的劍尖上晃晃悠悠。
這在不懂劍道的外人看來很是煩躁:‘你們究竟打不打啊’。
但這正是人與人的對弈比拼,每次刀尖的晃悠都是一次試探。
如中段持姿下,挑、刺、劈...等等動作都有可能出現在下一招。
每一次試探都是在尋求對手即將露出的破綻,劈或刺的選擇方法都是由對手暴露的破綻所決定的。
只要抓住了那一瞬,便是穩操勝券的得分之時。
東山千津深知這一點。
刀尖的運動,反映對手的心理愿望和技術特征。
但上杉汐的竹刀幾乎是不動的。
東山千津好幾次用竹刀的弦身敲打上杉汐的竹刀試探,但她也并無出手防御意思,眼神一如既往的懶散。
動作...不好判斷動向,眼神...也不好判斷動向。
東山千津還沒面對過這樣的對手。
“哦~你堂姐很厲害嘛。”花丸佑月對上杉櫂說。
“佑月叔看出來了?”
“我看人很準的。”他重復一次剛才說的話,“你堂姐看起來很普通,但滿滿的都是細節。”
神越劍道部的大家倒是一點沒看明白這有啥厲害的,不就是杵著不動?
花丸佑月:“看著就行了,勝負已定。”
中段起手的東山千津搶先攻擊,腳板輕貼地面滑步前行,雙手向下甩動竹刀柄革。
正劍而下。
隨交打聲傳來,這一擊理所當然的被擋下。
這場部長之間的戰斗明顯沒這么簡單就會結束。
此前,上杉汐在她舉刀之時就已經戒備,身體提前向左進行滑步。
兩把竹刀交打,格擋的刀身形成一個斜面。
上杉汐左手實握右手虛握,右手兩根指頭壓下刀柄推刀的同時,側動身體發力。
她的反應尤其迅速,瞬間反敲東山千津攻來的竹刀。
被后壓的腳步同時進行回收,搶占中線。
“啪!”的一聲,兩把竹刀再次交打在一起,竹片震蕩發出空響。
攻勢沖突消失,兩人又重歸對峙階段。
數個動作,第一回合交鋒,短短兩秒內完成。
這完完全全就是晃一眼的功夫,交打聲響即隨即出,腦袋完全跟不上耳朵與眼睛所接受的信息。
眾人是一臉懵逼,這沒有實力根本看不明白啊。
為了照顧神越劍道部的大家,花丸佑月解釋道:
“這叫格擋反擊,東山同學攻的是面,按照她攻擊的位置,上杉同學向左移動,格擋攻來竹刀的同時,用了斜面壓刀的技巧來反壓對手,準備直接反攻對方的小手。
“而東山同學又預料到了她會反壓,防止自己被擊中小手,故意向后拉空回旋竹刀,加大力度與對手即將反壓的竹刀碰撞。
“力量加大的撞擊必定會產生手臂消化震蕩的時間,這就使雙方同時出現空檔,重歸一開始對峙的試探局面。”
“......”
好樣的,完全聽不懂。
“咳咳...”花丸佑月見大家迷迷糊糊,咳嗽兩聲繼續說,“就總結一下格擋反擊的要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