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日本尋常的小農村。
此行的目的,是給他們這批文科生寫生調研。
也算作是一次大學的修學旅行吧。
大巴駛離車站后,在奧野教授的帶領下,來到一家民宿落住。
民宿提供住宿和飯菜,也算是個休閑度假的日本農家樂。
經營這家民宿的是一個年過七旬的爺爺,他身體還算硬朗,數個年輕人在這里當幫工,平日里都不會太忙,所以平日游手好閑比較多。
鄉下的房子通常很寬敞。
在吃飯客房的正前方,有一靜在屋檐下的庭院池水,在即將吃飯,或者點餐的時候,老爺子都會親自用捕網現撈幾條魚作為食材。
普通的瓜蔬魚蝦,一旦經過他的手,便有了出乎意料的好味道。
也因為宛若風景的庭院池水,吃飯的客房有扇很大的窗戶作為供人觀賞雨景的通道。
今天初來乍到,大家終日暢所欲言。
上杉櫂偶爾也跟著幾個走得近的同學聊上兩句,但最后還是喜歡靜坐在窗邊,看向池水后面,那顆雨中的木犀樹。
“可惜現在是秋季,還下著雨,不然桂花拿來泡清茶也是格外的香。”
奧野教授端著茶,坐在上杉櫂身旁的坐墊上。
“怎么不去多和大家聊聊天?我看在我們學校為數不多女孩子的眼里,你還是挺受歡迎的,哈哈。”
寬大的窗戶,從外透射進的光線,勾勒上杉櫂端正漆黑的背影。
“我只是...想看看雨。”
“雨啊,”奧野教授的視線也跟隨他,去看向那顆在雨中飄搖的木犀樹,“雨是個很神奇的事物,你知道文人對雨的描述有多少嗎?”
“多少?”上杉櫂轉頭問。
只見奧野教授拍了拍盤坐的膝蓋,大聲笑道:“哈哈,我也不知。
“但,一個能猜到雨心思的人,其心一定被雨滋潤過,其身一定被雨敲打過,并在雨落向地面時,跟著濺起情感上的朵朵浪花。”
“這句話怎么理解?”上杉櫂聲音平淡地問。
“因人而異,就像我,在這池水上看到的是自然百態,是高低不同的音調,它們墜落,它們在我心情愉悅時是樂曲,心情低落時是噪音。”
“能明白這種意境嗎?”奧野教授笑著問,“現在,在你眼中,雨是什么樣的?”
上杉櫂凝望前方,冷漠地說:“灰蒙蒙的,沒有顏色。”
“那顆綠色的木犀樹呢?”
“被雨給染灰了。”
奧野教授看著他的眼睛,只覺得手中的熱茶,都要涼上不少。
......
“教授,我最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奧野教授喝了口熱茶,“嗯,說說。”
“看電影的時候,大家都對里面的角色感到喜愛,會因為他們團聚之時高興,分別之時悲傷,甚至在作品結束之時感動或心痛。
“這種情緒在電影結束,意猶未盡之時尤為強烈,但過了不久之后,這種讓人關切的情緒,就忽然消失了,人們不再愛女主和男主的演繹的故事,不再對當初的故事擁有當初那份心潮澎湃的熱愛,就像是...遺忘了感動......”
庭院內,雨聲起起伏伏。
奧野教授盯著窗外說道:“上杉,當人遇到一部喜歡的電視,在它在放送到一半的時候,人們會有怎么樣的心情?”
“想看迫切地下一部分。”
“嗯,他們會這樣,在這期間,人們會熱烈地去討論,熱烈地去分享自己的情緒,在社交軟件上,在論壇上,在評論上。
“他們都想看到關于電視人物的討論,看看其他人是否與自己有同樣的想法,當這喜愛的這部分人占大多數時,人們會去抨擊那些提出反駁意見的人,甚至在看到說某某人物不好的評論,人們會下意識的產生厭惡。
“要知道,這是——情緒的力量。”
“作品都是在傳遞情緒,也叫表達,也有販賣,但很多時候作品都是為了兜售而兜售,將沖突描述得很大,很過癮,但當結束過后,人的情緒又歸于平靜,造成空虛...人們當然會遺忘,畢竟又不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有著刺激,精神與肉體始終有著強烈的關聯,大多數的情況,肉體的感知更大于精神。”
“教授。”
“先聽我說。”
奧野教授打斷了他。
“看過《楚門的世界》沒有?”
“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