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女看著白心。
白心看著巫女。
我怨恨,我憤恨,因此我的靈魂不能安息,我無法被救贖。
白心傳達著他的心。
是嗎?所以我也在怨恨嗎?巫女在思考。
正如椿所說,我是桔梗的怨恨,桔梗的殘留,我的一切都只有恨而已……嗎?
白心上人,也只有恨……嗎?
我想觸碰您的靈魂。巫女這樣告訴著白心。
對此,白心忍不住詰問。
憑你也想拯救我嗎?
憑你也想超度我嗎?
憑你這個已經死去,怨念纏身的巫女嗎?
多么可悲啊!
白心在詰問。
但他為什么要詰問呢?
因為受了冒犯嗎?
一具干尸也會感覺到冒犯嗎?
曾經作為圣者的白心也會因為被冒犯而發出詰問嗎?
或許會的。
名為“冶”的大妖侵犯白靈山時,白心也輕易發出嗔怒。
但僅此而已嗎?
白心詰問,但他卻解開了結界,對巫女開放了自己的靈魂!
開放了靈魂,將自己的一切都坦誠給對方,包括自己心底那些,連自己都未必懂得的角落。
這樣開放自己的靈魂,他不怕受到對方的踐踏嗎?
他不怕對方傷害自己的靈魂嗎?
這就是圣者之間嗎?
巫女觸碰了白心的靈魂。
白心上人自己都不了解的角落,被巫女所知。
“即使我這般觸碰您的靈魂,我也沒有感覺到您有任何怨恨。”
是啊,以為自己充滿對世間,對人們的怨恨的白心卻沒有一絲怨恨。
那我呢?那桔梗呢?
我真的,在怨恨嗎?
“是嗎……”白心聽到了巫女的判斷。
我居然沒有怨恨嗎?
奈落曾告訴我的,怨恨,是不存在的嗎?
這一刻,奈落的蠱惑煙消云散。
或許是因為相似,或許是因為圣者比妖怪更值得相信,或許是因為白心自己早已經明悟,卻不愿接受,奈落的蠱惑,比起巫女的判斷就好像輕煙一般沒有意義。
白心回憶起了在那最后一刻,他真正的想法。
不是不甘,也不是怨恨,而是感到了自己內心的柔弱。
作為圣者,怎么可以有如此的柔弱呢?
他是白心。
至清至凈的白心。
他的道在白心。
怎么可以柔弱呢?
巫女沉默。
是的,白心怎么可以柔弱呢?
桔梗怎么可以柔弱呢?
作為圣者的他們柔弱了,柔弱的世人又該怎么辦呢?
“您很痛苦吧……”
“您已經為世人奉獻的夠多了……”
“請您,讓自己自由吧……”
桔梗,你很痛苦吧……
你已經為世人奉獻的夠多了……
請你,讓自己自由吧……
“這樣可以嗎?”
“已經,可以了。”
是可以的了。
白心上人問著。
巫女回答了。
終究是回答了。
回答了白心上人,也回答了自己。
也似乎在回答自己曾經無法救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