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人的坦誠,幾乎打斷辛生明所有的計劃,覺得還是不要心存幻想,照姐姐小時候的建議,盡早讓自己足夠優秀吧。
往里走著,辛生明不經意地問:“院里現在有幾個孩子?”
負責人說:“機構組建不久,目前只有小九一個孩子。”
竟然只有一個孩子!辛生明心中又生起了希望,難不成真是專門給小九設立的?等他把小九帶走,這個榮育院馬上換塊牌子另作他用。有些急切地問道:“現在你們這里有多少人?”
“各類工作人員三百多,還有十來期參加培訓的人員,也是三百多。說是研究院,近期能帶來利潤的主要是培訓,對外業務暫時以培訓為主,托管孩子的業務目前只做公益。咱們是商人,商人重利嘛,不賺錢的活當然越少越好,如果小九不是烈士遺孤,我們都不會接。”負責人笑得更坦然。
這個表面實誠的人比狐貍還狡猾,辛生明徹底泄氣。就算還有漏洞可鉆,三百多個工作人員盯他一個,他化身螞蟻都沒用。
辛生明沒想到的是,小九竟然一點都不認生,至少對他一見如故。發覺有人進屋,正追著個皮球爬的小娃馬上轉過身,看一眼后蹭蹭蹭地向辛生明爬來,扯著他的褲腿要抱抱。抱起小九,辛生明的心情前所未有,這種感覺不好形容,用“血脈相連”不恰當,也許是終于找到親人吧。就是這樣,小九就是跟他來自同一個地方,他們就是親人!
接下來幾天,辛生明都是早出晚歸,到榮育院跟小九培養感情,同時向專業的保育員學習怎么照顧小孩子。沖奶粉做輔食,換尿布換衣服,擦屁股洗澡哄睡覺……學得太投入,晚上回家還要加班加點打造嬰兒車,把找漏洞尋線索的事拋到了腦后。
小九本來還不會說話,只會簡單的“哦哦哦”,第二天中午,突然叫出一聲“哥”,開始的時候還有點模糊,可能覺得好玩一直叫著,越叫越清晰,最后連成了“哥哥”。聽到這“哥哥”,從小異常沉穩的辛生明人生第一次淚如泉涌,更加堅信小九就是他的親人。然后小九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話,第四天就能跟辛生明進行簡單的互動交流了。
第五天,所有的保育員都說辛生明已經出師了,某些方面甚至青出于藍。第六天上午,辛生明就跟榮育院辦了交接,帶著相關手續準備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