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一城,只剩最后一件事,楚鋒故作苦惱地說道:“昨天下午在南城門外發生的事,各位應該都聽說了,所以正明在平陽那暫住,這不是長久之計。朕想啊,是不是為正明籌建兩衛親衛,以備將來不時之需,這兩衛親衛的軍費能不能采取貢奉方式,比如內帑出一部分,各家各族也出一部分,各位有跟進的嗎?”
楚鋒這話一出,正元殿中炸鍋了,都愁找不到門路接近辛生明呢,現在有這等好事,誰會放過?有機會給錢,也就同時有了往辛生明身邊塞人的機會,親衛親衛,貼身侍衛,雖然兩衛編制人很多,但總會有人是真正貼身的,想想李平陽只是運氣好先碰到辛生明,然后護送他回京城,就能混得這么熟,成為辛生明的貼身侍衛后,肯定有更多的時間更好的機會。
有些家底的紛紛當場表示支持,沒家底的也開始琢磨能不能出去拉點援助。沒有人對為辛生明籌建親衛有異議,也沒有任何人認為兩衛太多。宣經世等人隱約覺得其中有什么問題,但找不到頭緒,只能暫時放下疑惑,先考慮下自己能拿出多少貢奉,能塞進多少人。
內帑再窮,兩衛軍隊還是養得起的,再說娘子軍都能自給自足有余,楚鋒不相信掌握大量先進知識的辛生明養不起自己的親衛,估計光是奶粉的分成就夠。之所以那么說,主要目的是看下眾人對為辛生明籌建親衛的態度,結果是顯然的,根本沒人考慮該不該的問題,所有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畢竟那是“青城”。
既然如此,楚鋒趕緊說這只是他的想法,還沒征求辛生明的意見,萬一辛生明覺得娘子軍用得很順手不想換人了呢?還有不知道辛生明能在這方世界呆多久,像以前的使者那樣至少三五年的話,組建親衛很有必要,如果一年半載就要走,那就沒多大意義了。不過大家都這么積極,等會讓太子把這情況告訴辛生明,不管最后是不是籌建,都會讓辛生明知道大家的心意。
楚鋒確實很擔心辛生明呆不久,最關鍵的因素,辛生明帶著小九。出來的時候小九剛滿周歲,回去卻會滿山跑甚至長大成人,家里會沒意見?所以這件事楚鋒今天只是先提出來,沒打算馬上執行,李平陽授開府才是關鍵,為此還用取消神道通行禁令作鋪墊。看著群臣依次退出,想起娘子軍的過往,楚鋒不由感慨萬千。
娘子軍剛成立只有一個隊的時候,聽說每戰必勝打敗所有李平陽的追求者,楚鋒只覺得有趣。后來娘子軍擴編到一個營進入草原,揚言要解救被擄去的中原姐妹,楚鋒開始密切關注,但主要是擔心李平陽的安全,雖然這次去的地方沒有特別強大的部落,控弦過千的部落還是挺多的。沒想到娘子軍偽裝、造謠、偷襲,無所不用其極,靠著靈活的戰術和強大的機動力,三個月后全部歸來時不僅原班人馬都在,還陸陸續續送回幾十倍人數的被解救的中原人、被蠱惑來的貧窮女牧民和個別草原貴族女子。
竟然能在草原上如入無人之鏡,楚鋒這才不再完全把娘子軍當做小女孩的玩鬧,力排眾議封李平陽為將軍,大方地說娘子軍軍費由內帑支出,還承諾李平陽能帶多少兵就算哪一級。不過這時楚鋒其實也沒對娘子軍抱太高期望,純粹是為“我家有女初長成”感到高興,來個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