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完事兒了,唐宋你準備開始吧!接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要看你的了,可要記住,十秒之內呦!”蘇宜修又對著唐宋說道。
“我盡力!”唐宋向蘇宜修回道。
等這些人準備好之后,蘇宜修迅速拿去了被擠壓的已經不成樣子的脾臟。
接下來,所有人的目光便全部聚集在了唐宋的手上。
十秒之內,完成主動脈血管縫合。
迄今為止,魯州市還沒有一個人能完成。
他們都想看看,這個實習生,是怎樣做到,連血管外科大牛都無法完成的操作。
到底是這個年輕人信口開河,還是他真的是一個曠世奇才?
那么,接下來,就是揭曉答案的時刻了。
唐宋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瞬間摒除了所有雜念。
然后,只見他左手拿著一把小號的無損傷鑷子,右手握著夾有無損傷血管縫線的持針器。
無損傷血管縫線,與普通縫線的不同之處,是它的針是連在線上的。
唐宋左手用鑷子提起血管,隨后,細針迅速在壁層之間穿梭。
一般情況下,血管縫合,用的是單純間斷縫合,針距比較密集。
但是,單純間斷縫合有個弊端,就是需要縫一針剪一次線。
唐宋考慮到,如果這次用單純間斷縫合的話,需要楊海濤來剪線,即使自己縫合的再快,可是,每一次剪線,至少也需要兩到三秒的時間。
所以,這一次,唐宋并沒有打算使用最常見的單純間斷縫合。
“咦?他用的并不是單純間斷縫合?這是什么縫合方法,我干了大半輩子的急診了,竟然還是頭一次見?”
站在唐宋旁邊,等著剪線的楊海濤,看了他的這番操作,不由有些納悶了。
當然,疑惑的不僅僅只有楊海濤,其他幾位大佬,看到唐宋的手法,也都瞇起了眼睛。
“這小子的手太快了,我這雙老眼都有點跟不上了。不過,看他用的縫合方式,好像不是最血管縫合最常用的單純縫合法,更像是最新報道出來的立體縫合。”
骨科主任謝吉安,看著唐宋那只快成虛影的右手,也不由暗自嘀咕了起來。
不過,這個謝吉安,雖然已經年近半百,但依然有著一顆好學的心,經常翻看一些醫學雜志,了解和學習那些比較前沿的技術。
“這是什么縫合方式?我怎么沒見過?”張士貴的表情,和楊海濤一樣,也是沒看出來唐宋所用的縫合,到底是那三大縫合中的哪一種?
說時遲,那時快。
穿針、打結,再穿針、打結,剪線。
唐宋在電光火石之前,便已經完成了主動脈的修復。
檢查縫合滿意,唐宋抬頭向墻上的數字表看了過去。
其他的那些人,也都紛紛看向了墻。
他們都清楚的記得,剛才開始的時間是,二十三點三十分四十五秒。
現在墻上數字表顯示的是,二十三點三十分五十三秒。
八秒!
“只用了八秒!他只用了八秒,就完成了?!”
楊海濤轉過頭,激動的對著這些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