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他看到唐宋的操作時,卻是明顯的愣住了。
只見唐宋左手上面沒有任何器械,而是用手指抓著肝臟下面的那一團,起到固定的作用。
他右手拿的,竟然是電刀。
這個年輕人是怎么想的?難道他不知道,自己電刀頭所在的位置,可是距離膽囊三角非常的接近。
膽囊三角是什么地方,那里面不僅有膽總管,還有膽囊管和膽囊動脈、肝右動脈,是膽道手術極易發生誤傷的區域。
他竟然直接上電刀?!
你這不是懸崖之間走鋼絲,危險之間加危險嗎?
在粘連成這個樣子的情況下,在這個關鍵區域,還敢用電刀,那么只有兩種情況。
一種,就是這個年輕人根本就不知輕重,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有著足夠的把握,即使用電刀,也不會誤傷到重要組織。
不管是出于哪種可能,此時的王辰,都不敢去打斷唐宋的操作。
他怕自己一喊,萬一驚到了唐宋手里的電刀,那可是會危及生命的。
走回來的郎多才,看到王辰教授正盯著手術臺發呆,不由有些好奇,也跟著看了過去。
我去!這個唐宋怎么想的?在那里用電刀分離粘連,他就不怕傷到膽管嗎?傷到血管也是會要命的啊?!
然而,因為都害怕驚到唐宋手里的電刀,所以,此時這個手術間的畫面就變成了,王辰教授和郎多才主任,兩人都站在那里,靜靜的看著唐宋一個人在手術臺上操作。
唐宋卻沒有顧忌到這些,憑借著系統給的青銅段位腹腔鏡膽囊切除經驗,他把腹腔鏡下分節復雜粘連的經驗,用在了開腹的手術當中。
實踐證明,還可以。
在眾人的注目下,唐宋順著橫結腸與膽囊之間,那一道常人很難發現的縫隙,用電刀的刀尖輕輕劃過,逐漸加深。
漸漸地,原本粘連為一體的膽囊和結腸,竟然真的分開了。
一個有些發黑的膽囊,也漸漸的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
很明顯,膽囊已經壞疽穿孔,所以才會和周圍組織,形成包裹性的粘連。
膽囊的下緣分離出來了,接下來是上緣了,上緣粘連的是肝臟。
這一次,唐宋放下電刀,而是選擇用血管鉗,做鈍性分離。
沿著肝臟下緣,先是把血管鉗的頭部插入粘連之中,使用韌勁,輕輕的撐開。
其實,唐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看的王辰和郎多才兩人,時不時的都要跟著心驚膽戰一番。
可是,每次看著都非常危險的操作,唐宋卻總是能夠做到恰到好處。
五分鐘不到,一枚完整的膽囊就出現了。
這時候,不僅特意趕來飛刀手術的王辰沒有急著上臺,就連打算充當助手的郎多才,也已經被唐宋的操作給震住了,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名助手。
至于剛才還在扶鏡子的那位年輕醫生,早就驚呆了,因為他到現在都沒看明白,唐宋剛才是怎么把膽囊分離出來的?
即使沒有人幫忙,唐宋也沒在意,只要術野能暴露出來,他就可以操作。
(本章未完,請翻頁)
接下來,就是讓無數肝膽外科醫生怵頭的膽囊三角區了。
這一次,唐宋的右手上,又換成了既可以凝又可以切的超聲刀。
在膽囊和膽總管之間,用超聲刀逐層分離。
速度依然很快,兩分鐘后,唐宋就成功的將膽囊管和膽囊動脈清晰的游離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