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唐宋的鉑金段位縫合技能中,就包括肌腱縫合,所以,對于這種手部肌腱的修復,自然沒有什么難度。
“啊?你會血管吻合和肌腱縫合?!”小護士馬舒云驚訝的問道。
這個唐宋醫生,不是從普外科出來的嗎?他怎么會血管外科和骨科的手術呢?
小護士馬舒云有些懷疑,這個唐宋不會是為了表現自己,不會裝會的吧?
唐宋沒有在意小護士的反應,而是自顧拿起了鑷子和持針鉗,開始縫合起來。
唐宋選擇用雙直針,和5-0的滌綸絲線縫合這個地方的肌腱。
根據解剖,人的手部肌腱一般分為五個區。
一區是手指中節指淺屈肌止點到末節指深屈肌的止點間,拇指是近節中部到拇長屈肌腱的終點。
二區是指中節指骨中部至掌骨頸部,拇指為近節指骨頸到掌骨頸,即腱鞘區。這個區的屈肌腱損傷成功修復很困難,此區中指淺和指深屈肌瞇共同穿行于緊密的纖維骨性隧道內經常發生與通道和肌腱之間的粘連,妨礙肌腱滑動。
也正因為這個二區修復成功很困難,幾乎沒有人可以把它的功能修復到痊愈狀態,所以,臨床上,醫生又習慣把這個二區稱為“無人區”。
三區是“手掌區”,即從掌骨頸部到腕橫韌帶的遠側緣。四區是腕管區。至于五區,則是前臂區。
這個病人所傷的,正是最難修復的無人區。
根據系統所給的經驗,唐宋決定選用改良版布氏縫合法,來給這個病人做無人區肌腱修復。
布氏縫合,抗張力較強,可用于腱鞘內肌腱縫接,而且,用布氏縫合法修復之后,被這支肌腱配合的區域可以早期的被動活動。
對于病人的手部功能恢復,有著很好的幫助。
然而,唐宋今天所用的,是這個布氏縫合法的改良版。
唐宋提取了一下腦海中的經驗,這個改良版的布氏縫合,指的是在原來肌腱縫合處的基礎上,再加縫一圈間斷縫合。
這樣做,可以加強局部抗張能力,而且,還可以讓縫合處變得光滑平整。
目前,改良版布氏縫合法是臨床中最常用的肌腱縫合方法。但是,真正可以做好的人,卻少之又少。
一處肌腱縫合的好壞,并不是看你縫合的多漂亮,手術的速度有多快。
而是在于,縫合之后,這處肌腱所支配的區域,功能恢復的程度。
假如被你縫完之后,雖然看著縫的很漂亮,但是,手卻廢了,縫的再好又有什么鳥用。
“線剪”
唐宋抬頭對小護士馬舒云要線剪,卻看到這個姑娘竟然還在旁邊愣愣的站著。
沒辦法,只好提醒了她一句。
“哦,好的。”
回過神來的馬舒云,趕緊找到線剪,給唐宋遞了過去。
這也不能怪她,因為在急診工作了這么多年,她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可以把肌腱和血管縫合做的這的這么完美。
所以,她看的有些出神了。
唐宋還要再加縫一圈間斷縫合,這也是改良版布氏縫合的關鍵。
“唐宋,你在干什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唐宋正在認真的操作,突然,簡易手術室的門被打開,丑主治孫剛從外面走了進來。
走進一看,唐宋竟然在縫合肌腱,他有些不相信。
“誰讓你縫合肌腱的?!”孫剛似乎很生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