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黃瑞望著桑子明,問道:“時至今日,你掌握多少仙文了?”
桑子明答道:“弟子掌握了兩千九百個仙文。”
黃瑞有些吃驚:“咦?怎么又暴漲一截?”
“弟子在瑯玡祠內,觀摩石碑之后,有了不小的突破。”
“嗬,你在進步可不小啊!如此一來,有點兒中舉的希望了。”
“師傅,您當年也參加過鄉試,并且中過舉人,不知道這一關,究竟難不難過?”
“難!這是科舉最難的一關了!大明國多災多難,既有國戰,也有鬼襲,甚至還有玉蘭河泛濫,乃至于天譴天罰,所以禮部要根據欽天官的預測,有時候三年,有時候四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大明國有三十六州,一百零八郡,所有的秀才加起來,足有百萬之眾,每次參加鄉試的人,都在十幾萬人!今年即便受到鬼修的襲擾,也不會低于七八萬人!單就南都來說,可能有一萬五千人參加考試,而最終中舉的人數只有兩百人!你自己說,這場考試難不難?”
桑子明聽了這話,頓時心里涼了半截!
“老天爺!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啊!這可要人命了!”
先前,他去請教大賢陸九齡的時候,還沒有了解到鄉試的艱難之處。或許陸九齡出身不凡,書香門第,九世同門,祖上有很多的舉人、進士,所以不將鄉試看在眼里,可是對于一般人來說,其中的難度不亞于登天!
黃瑞微微一笑,道:“每一個中舉的人,都是天之驕子!嘿嘿,為師當年僥幸考中了!那時候,我還不到四十歲,也算是一方人才。”
桑子明苦笑著道:“師傅,鄉試的流程是怎樣的?是不是只考仙文和天劍訣?”
黃瑞搖了搖頭:“不對,上萬人參加考試,一個個閱卷多麻煩!在考核仙文之前還有一關,需要先測試浩然正氣!”
桑子明吃了一驚,心想:“陸九齡祖師也沒提這一點啊!難道他把這一關忘了?”
他略微定了定心神,問道:“師傅,我能寫出圓滿境界的仙文,還不說明我有浩然正氣嗎?”
黃瑞搖了搖頭,道:“你只是掌握了書寫仙文的天道法則,不等于擁有海量的浩然正氣。要不然,我們儒家弟子,只要靜坐悟道就行,也用不著治國平天下了。海量的浩然正氣,需要漫長的歲月積累,你剛剛筑基,哪里有時間準備呢?”
“師傅,浩然正氣怎么個測試法?”
“傳統的方法是‘長嘯’,人有多少內氣,就能發出多響亮的嘯音。如果是金丹真人,一聲長嘯,能聲傳百里。到了合道乃至于地仙階段,有人能發出虎嘯、龍吟、鳳鳴三大仙音。而對于圣人來說,開口長嘯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反而變小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是說越好的音聲,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縹緲宏遠。”
桑子明聽得呆住了,因為他根本沒學過這些東西。
黃瑞又道:“鄉試第一關,要進入一個密閉的屋子里,對著一個很大的銅鐘,發出最強的嘯音,如果能震動銅鐘,就會有鐘聲響起,響一下記一分,如果不夠三分,就被淘汰了,連參加后面測試的機會都沒有。如果考的好,這些積分也會算入總分中,跟仙文測試和天劍訣測試的成績放在一起,決定誰能夠中舉,誰才是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