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波祭拜完鬼神,一行人走進黑桃村,挑了一塊背風的空地,開始搭建帳篷扎營。
冬季本就晝短夜長,再加上又是陰雨天,下午6點不到,夜幕就有了降臨的痕跡。
即使營地扎在背風坡,依舊能聽到山風呼嘯,站在山腳下俯瞰梅山之巔,可瞧見一片白雪茫茫。
這個天氣,這個溫度,要是風再刮大一點兒,今晚肯定會下雪。
山村里沒有電,自帶的移動電源也是為電腦和攝像機準備的,所以照明工具用的是蠟燭。
很快,黑夜徹底降臨,李元貞用石塊堆成了一個簡易的火爐,用酒精塊兒引燃無煙碳,再架上一口小鍋,一行7人便圍著火爐,烤火的烤火,煮面的煮面。
“向總,咱們今晚干脆就這么過算了,外面的風吹得好冷啊……”姜海波搓著手提議。
向佳豪一口否決并堅決:“不行!今晚的環境,正適合用來營造恐怖的氣氛,我們應該‘趁熱打鐵’才對。等你們把肚子填飽了,我們就開始干活兒。”
向佳豪是老板,他的話沒人敢反駁。
李元貞坐在營帳角落里,閉眼感受著四周的變化,這座荒廢了十幾年的村莊陰氣格外沉重,就算沒有冤魂厲鬼,活人進去呆久了也會感到不適。
他知道,這幫人要是拍不出滿意的紀錄片肯定是不會走的……在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不如就讓他們去造作吧,
要是真有冤魂索命,他再出手相救也沒關系,畢竟他現在是公司雇員,每天還有200塊的酬勞,所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嘛……
“李先生,我跟你煮了一碗面,你也填點肚子吧?”陳蕓熙端著一碗面,遞到了李元貞面前。
李元貞搖頭婉拒:“我不餓。”
陳蕓熙把碗塞進了李元貞手里,語氣有些責備,“李先生你真是,這么見外干嘛?既然已經加入了我們,就是我們團隊一員了,快吃快吃!”
送到嘴邊的食物,不吃豈不是太蠢了?
“對了向總,我們待會兒的拍攝計劃你擬定好了沒?”攝影師高陽一邊擦拭著手中的攝像機,一邊問向佳豪。
向佳豪說道:“咱們又不是拍電影,按照劇本來反而顯得太假,你待會兒跟著小紅自由發揮就是,我們在后面給你打光;
在來之前,我搜集過黑桃村的資料,其中輿論最大的地方有3個:
第一,4舍13號家的水井,網上曾流傳這口水井曾經淹死過一個5歲小孩,半夜經常能聽見有人在水井下呼救,實則是引誘人靠近,然后拖下水井替命;
第二,村口西邊的大竹林,聽說凡是進去的人都會聽到有女人唱歌,然后陷入無止境的鬼打墻;
第三,村尾的‘趙家祠堂’,以前村子死了人都會搬到祠堂里停放,號稱是黑桃村的大兇之地,在哪里極有可能會碰到阿飄;
以上3個地方,是我們今晚必須要去的行程,至于“吃人烏鴉”的傳說,明天一早我們再進山去探索發現。”
“向總……那萬一我們聽不到水井里的呼救,在竹林遇不到阿飄打墻,或者說……在祠堂里撞不到阿飄的話,該怎么辦?”剪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師孫妙可問道。
向佳豪頗有些不耐煩:“阿飄是死的,人是活的啊!麻煩您們轉變一下思維好么?現在有多少紀錄片是實景記錄的?還不是有幕后團隊在運作?水井里沒有呼救,那就制造呼救,遇不到鬼打墻那就演繹鬼打墻,撞不到阿飄,那就扮成阿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