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實在是高!”
圍觀的游客們紛紛沖李元貞豎起大拇指。
李元貞放下筆,抱拳笑道:“承讓承讓……”
“年輕人,看來你也是懂畫的行家,不知師承何人啊?”李白石起身,瞇著眼睛問李元貞。
李元貞正想說話,這時,一個笑聲從人群外傳來:
“他是我的學生。”
眾人回頭望去,兩個學者模樣的老人,滿面春風走進N2展館,他們身后還跟著3個學生打扮的年輕人。
“嗨呀!李教授,黎教授,你們來之前怎么也不跟我說一聲啊……”館長屁顛兒屁顛兒跑上前相迎。
李光爵和黎開明,帶著偽裝成助手的張明浩,猴子,劉安一起走進N2號館。
“李元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助手。這小子平時就愛舞文弄墨,剛剛真是獻丑了。”李光爵謙虛笑道。
李白石裝作一副欣然的模樣,“原來是李教授的高徒,那他這‘畫龍點睛’之筆也不奇怪了。”
“《鑒寶》專欄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幾位教授既然都已經到齊,就請隨我移步到中央展廳吧?”館長邀請道。
《鑒寶》每一期都會舉辦兩場重頭戲——第一場在上午,邀請所有民間收藏家,現場鑒寶,估價,拍賣,這也是為什么節目組會邀請李白石等幾位鑒寶專家的目的;
第二場在下午4點半,閉館后將進行拍賣會,對精品文物進行拍賣。
相比于第二場的拍賣會,第一場的門檻兒就很低了,只要想鑒定寶貝的都可以拿到現場讓專家看看,
因此,不難發現,在中央展廳外站著很多農民打扮的人,抱著瓶瓶罐罐來鑒寶。對于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要是真鑒定出了是個古董,無異于天降橫財,
這也是為什么《鑒寶》節目關注度那么高的原因,畢竟“一夜暴富”是每個人窮人的奢望。
鑒寶專家一共有4個,除了李白石,李光爵,黎開明之外,還有一個叫做關家興的古玩鑒賞家,4個教授分別代表不同的鑒賞領域。
持寶人入場后,由主持人接待,然后由助手捧給幾位教授,首先辨別真偽和朝代。如果寶貝是真品,那么就會進入估價的流程,
一旦價格合適,則會詢問持寶人是否售賣,如果持寶人同意售賣,就會由古董收藏家們當場競價,價高者便可獲得寶貝。
這一次《鑒寶》節目開的格外隆重,持寶人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都有,寶貝更是五花八門,什么名家真跡,翡翠玉鐲,青花瓷罐,青銅鐵器……
鑒寶整整持續了一個上午,最貴的寶貝是一口300年歷史的“元青花”,市制整整一千萬,持有者竟是個老農民:
“俺以前不知道這是個什么玩意兒,平時就拿它來裝雞蛋和大米,沒想到它竟然這么值錢,首先俺要感謝國家,感謝社會以及《鑒寶》節目住,給了俺一個改名的機會……”
這老農家祖上一定是積了大德,不然怎么能撿這么個大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