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睜眼甩出兩道劍氣掃向四周,四周的墻壁上涌現一層金光,把他的劍氣化在了里頭,墻壁紋絲不動。
瞿星言把他的注意力拉回來,道,“你再在這些方格簡畫上,寫出‘生’字試試。”
點了點頭,汪文迪依言照做,在這些方格上寫出‘生’之一字,落下最后一筆,汪文迪腳下金光一閃。
眨眼間,他又回到了外頭。
“什么情況?”他將眼前紫砂壺擺放的位置記了一遍,再度閉上眼睛,摸索著再次進入迷宮中。
瞿星言就在原地等他,“怎么樣?你看地上方格里畫的紫砂壺,和外面擺放的位置也是一樣的,與其說那是一面虛無的墻壁,倒不如說是一面鏡子。”
“你說的沒錯,”汪文迪皺了皺眉,繼續道,“可外面的壺都是單個單個擺的,這里面……每一個連起‘生’字經過的壺,旁邊的九宮格里必然有另一幅壺的簡畫,這又是為什么?”
“不知道,但這正是可疑的地方。”
瞿星言搖頭,神色略有些嚴肅,倚在了后頭的墻壁上,兩人就這么對著一堆方格和簡畫出神。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里是極陰之地,”他率先打破沉默,道,“你也感覺到了吧?”
“嗯,難道和此處長眠之主有關?”汪文迪應聲,問道,“你知道這里是誰的長眠之所?”
“大概知道,”瞿星言眼神里流露出一絲不確定,又道,“總覺得此處陰氣有些奇怪,但我又想不通這迷宮機關和墓主會有何關系。”
“說來聽聽。”汪文迪捏著下巴,回想起入此種種,想不到這里埋著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距今約六百年前,民間生有一位陶藝大師,名程朱明。”
“他生卒年不詳,一心只為能做出更好的作品,傳聞他曾經四處學習進修,最終將自己的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每一件陶品都被人們稱為‘神品’。”
“但后世對他的生死都沒有具體記載,也就沒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死在哪里,又埋在了哪里。”
“他最擅長的就是制造紫砂壺,而且他把雕塑和紫砂壺結合在一起,自創‘重鏤透雕’的技藝,幾乎沒人學到他的精髓。”
瞿星言一向對華夏歷史研究得多,接著道,“評價他便是‘好配壺土,意造諸玩,重鏤疊刻,細極鬼工’,也就是進來時看見的那四句話,所以我才推測,這里可能是程朱明的長眠之處。”
汪文迪仔細聽著,問道,“他沒有后代嗎?”
“沒有,他的一生,都在研究更好的陶瓷技藝。”瞿星言答道。
“你剛才說的重鏤透雕,具體是什么意思?”
“按字面意思來解釋,就是在陶藝品的制作過程中,把雕塑的風格加進去,透雕便是指把浮雕出來的東西,背景挖空,對刀法和手藝要求都極高。”
汪文迪靈機一動,朗聲道,“那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疊加手法?”
“疊加?可以這么理解吧……”
瞿星言還沒說完,自己便先明白了他的意思,道,“你是說,這里多出來的那些簡畫,是用來疊加滿足透雕的條件的?”
“就是這個意思!”汪文迪打了個響指。
“那疊加出來的又是什么?”瞿星言問道。
“出去就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