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之地西邊的一處名山上,有一個涼亭可瞰這神州錦繡山河。
寧澤三十六年春,皇帝蕭世寧拖著重病之身,蹣跚登上凌云臺,熱淚盈眶的對著顧韶華等人的金像痛飲之后,龍馭賓天。
須發花白的霍藏語站在涼亭西望荊湘,轉著手中的那支“青史語墨”,當年所見所聞的樁樁件件忽然被風吹進腦海。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回身坐在了石凳上,看著微風輕輕翻閱旁邊鎮紙壓著的文稿,終于提筆寫下了《顧韶華列傳》的結詞:
蜀俊東游,跡晦龍藏。凡冥亂武,始見微芒。
應集衛道,聯鎮北疆。憤惋承劍,嘯命荊湘。
北滌龍庭,南誅倪皇。勁佐烈帝,勢衡武綱。
謝恩去國,御龍挑凰。惜敗莫嘆,青史永光。
時間往回追溯,時值大晉王朝御統九年,即武歷一千零八年。
云間城早起的太陽正照著人間的煙火氣,顧韶華牽著馬在街上心事重重的走著,細細的看著走過的每一處街景,用充滿告別的眼神。走到一家茶樓門口他突然駐足,聽里面說書人講的正是他少年在蜀府習武時,常開小差所看的《三圣開元》。
聽了一小段之后他微微一笑,然后牽著馬昂首走過。
“武歷千年,起自開元,‘三圣’的故事膾炙人口,你為何發笑?難道里面的先生,有哪里講錯了嗎?”一陣渾厚的聲音入耳,顧韶華才發現,自己差點跟眼前這個胡須黑白混雜的中年武者撞上。回過神來,這才連忙按住馬頭,手里握著羈繩,拱手答到:“里面的先生并沒有講錯,晚生只是笑自己,很難再一味的聽著先賢的故事而激動了。”
“怎么,是感覺現實有差了嗎?”
顧韶華沒有回答,依舊微微一笑,牽著馬從那人一側繞過,身后兩個隨從眼睛跟著白過去,上前吼道:“混賬東西好無禮!知不知道是誰在跟你說話?”那武者見隨從張口就要說,連忙舉手止住。
他依舊牽馬向前,那人則朝茶樓走去,兩人背道而行。
“滿堂的聽客,難道就沒有一個想去將自己的故事寫得如‘開元三圣’那樣精彩嗎?”
從身后鉆進耳朵的這一問,驚得那中年武者立即剎住了腳,隨后緩緩轉身看著前方漸行漸遠的一人一馬,眼光忽然變得意味深長。一個隨從見他遲遲沒有移步,便湊近說道:“王爺,此人說話頗為狂妄,何不讓他知道知道這天有多高!”
“你要出手,我不攔著你。”
“嘿嘿,王爺說笑了,小人能看得見天,就已經是莫大的福分了。”
“小小年紀就敢望開元三圣的項背,本王剛剛真該試一試他的武功。雖然一副無知無畏的樣子,但只要不是拙手,就不妨將他引進朝廷。”
那隨從看了看不遠處的顧韶華,說:“現在……似乎也不遠。”
中年武者白了他一眼,然后回正說道:“罷了,可能緣分如此,還是隨他的造化吧。如果他是精武堂的人,那說不定明年將選的時候還能見到他。”
隨從被他一臉威儀的瞥了一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