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判道氣道:“權大人為何如此糊涂!武宗派約四千門人、落鳳派奪回后尚存兩千人、五令門北歸之后,五岳劍盟盡數恢復自由,所剩人數想必也有兩三千人、加上峨眉、武當以及其他大小門派,算他們遣一半門人北上,這一旦打起來,豈是尋常武林之爭!朝廷此時若不遏制,到時會枉死多少人!”
權是非細細聽了之后,竟問道:“伽藍寺,沒有人去吧?”
“只聽說伽藍寺有人去萬獸山莊吊喪,沒聽說有派人去武宗。”
權是非捋捋胡須笑道:“伽藍寺也不枉這‘堂外堂’的稱號,行動上面還是常與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朝廷一致的。”
荊判道急道:“大人說這些干什么?如今我已經回來了,大人若是公務纏身可派我前去,我的武功可一點也不比秦醉往差,請大人許我五十龍捕去漠北,到時候我再就近請馬堂主與卓元帥相助,定能在諸派趕到之前擒得五令門!”
權是非安撫道:“你只道諸派集結了好幾千人,但據說五令門不是只有幾百人嗎?況且這邊也有徒夢龍在。放心吧,力量懸殊之下,戰斗只在眨眼之間。再說了,死的畢竟是任魍,誰知道除了他徒夢龍以外,還有多少個人物暗自行動了呢?即便是對于隱退的人,這攘定諸俠各自之間些許的情分還是在的。”
荊判道并不贊成,因為即便權是非分析得有些道理,但他仍然覺得決武殿就該制止這種大爭端的發生,而不是聽之任之。奈何權是非武壓一頭,官大一級,意見相左便由不得自己了,所以最后也只能憤憤而終。
此時御統皇帝正在一觀卓世銘所擬的武林新秀榜。
他和一個衣服上繡有龍紋的中年男子,在御書房細細打量著上面一個一個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看了半天不禁感慨道:“皇叔,這武林上還真是英雄輩出啊,‘武道遺珠會’才過了兩年,竟又有了好幾個新名字了。”
御統口中的皇叔名叫蕭武臨,乃是晉武帝的五皇弟。御統五年領了鎮東大將軍之職,如今宗親之中最為聲名顯赫,位高權重。在朝聽政時,與卓世銘并立,自成一列。其女蕭蘭也于御統八年任東屬左副將。
“皇上可否說來聽聽,臣或許能給您介紹一二。”
御統皇帝摸著短短的胡須道:“卓世銘雖是精武堂出生,但與武林中人來往頗多,他擬的榜,應該是有依據的,可這榜上的首位,卻不是林針。”
“哦?那是何人?”
“白羽。皇叔可曾聽過?”
“此人乃蜀南劍宗掌門人,至于其他信息,臣就不得而知了。蜀南劍宗向來只致力于傳劍一方,常常疏于武林,若不是因為這前任掌門是金赤羽,恐怕他們有了新掌門,江湖上也鮮為人知。”
御統思量道:“卓世銘不可能憑這種事將他列在第一位,林針都要屈居他之后,此人恐怕不簡單。”接著又道:“這個花月痕又是誰?”
“這就比較清楚了,他是伽藍寺的俗家弟子,但卻被稱為‘伽藍武表’,如今伽藍寺諸多弟子中,數他武功最高。伽藍寺的方丈總想把他當繼承人培養,奈何這個俗家弟子只想謀個將職,絲毫沒有剃度的念頭。”
“哦?那可是件好事,我前幾日還在想,要不要收回伽藍寺將選的資格,如今就當為了這花月痕,讓它繼續當這個‘堂外堂”吧。”接著御統又問道:“這顧韶華呢?皇叔可有所耳聞?”
“顧韶華……”蕭武臨細細回想了半晌后說道:“這倒不曾聽聞,臣不像卓元帥,對武林局勢了如指掌,或許是最近才聲名鵲起的人吧。”
御統冷笑道:“哼,倒也無妨,卓世銘此榜列有二十人,這顧韶華不過倒數,不足為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