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血一般的殘陽終于沉入望不盡邊際的地平線。狼煙四起,戰馬不鳴,旌旗化為灰燼,寒鴉落上枝頭。昏黃的蒼穹之下,橙黃與紫紅的云霞交織糾纏,難舍難分。尸山血海,遺尸滿地。在那一刻,莫然似乎望見了早已陣亡的衛弘、徐放二將,前來接他,一同上路......
原來那回城探查情況的五百鐵騎見城池被奪,不敢輕舉妄動,當即折返原地,驚見莫然已然被困谷中,便要整合兵馬,沖破谷口,救他突圍,不想卻遭遇北軍合圍,五千多將士皆力戰而死,無一人臨陣脫逃。貪狼關主關口兩萬守軍及將官皆陣亡于關外,無一人投降或脫逃。
如此壯烈凄慘之事,本該名垂青史,可不料那督軍的一名親信,竟躲在姜軍將士的尸首之下逃過一劫,僥幸回到承天府。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他不息散布謠言,污蔑守關將士,謊稱乃是莫然見北軍潰退,執意出兵追趕,督軍大人勸解無果,致使貪狼主關守軍全軍覆沒。
此言一出,震驚朝野。滿朝上下,人心惶惶。毫不知情的文武百官一面斥責辱罵莫然等力戰而死的將士,一面擔憂邊關情形,生怕北軍趁機入關。
而那督軍親信最終還是沒能如愿保住性命。狄挽鳳為了穩住人心,保守秘密,竭力封鎖消息,不讓病臥龍床的奉乾帝知曉軍情,十分果決的將那人殺死,拋尸荒野。同時假借圣上之名,威逼利誘滿朝文武不得議論此事,才勉強將如此要事遮掩過去。但貪狼關已破,中原門戶洞開,北軍豺狼蠢蠢欲動,伺機待發,心急如焚狄挽鳳只得找來王耕等人,商量應對之策。
可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承天府的文武百官自是焦頭爛額,百姓卻并不知曉,即將大難臨頭。日子依舊,一切如常。
卻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又或是邊關的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難逃,一路散播北方軍情,致使北方州府百姓終日惴惴不安,時刻想著南遷逃命。莫然也理所當然的背上了“違抗軍令,不聽勸阻,擅自出兵”的罪名,成了人人可以指其項背的罪人。只可憐赤膽忠心之人,為國為民而死,卻要背上千古罵名,豈不是令人哭笑不得,唏噓不已?
約莫一月后,走走停停的尹溫烈來到偏南方的宣明府,這一路行來,也聽了不少流言蜚語,尹溫烈卻始終不肯相信,他一手提拔,視若手足的莫然會做出如此勾當。故而積怨在心,難以釋懷。
再說這宣明府,雖比不得江南重鎮,但因遠離戰亂頻發之地,倒也富庶非常,百姓安居樂業。奇怪的是,偌大的城池,白日里街巷中卻只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十分清凈。每個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手中的事。可此時可此,在城東的一家賭坊之中,卻是人聲鼎沸,十分熱鬧。
那在清風中微微舒展的招牌上寫的正是“金秤賭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四個大字。
“小,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