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之身,竟弄得這般狼狽模樣。未能戰死沙場,報效君恩,卻要死在這殘暴不仁的將軍手中,實是叫人唏噓不已。可那龐征卻突然話鋒一轉,給了眾人一線生機:“但若是有人出來領罪,我便放過一人性命,一命抵一命。在香燃盡之前,你們亦可互相檢舉揭發,若是情況屬實,檢舉之人不但面色,還可賞肉十斤,酒五壇,黃金十兩,軍升一級,如何?”
此言一出,眾人雖是倒抽一口涼氣,但已然在心中盤算這一件看似“穩賺不賠”的勾當。也顧不得這許諾究竟是真是假,顧不得獎賞是多是少,他們只知能活命便是天賜恩德,先前一個個蔫頭耷腦,默不作聲,戰戰兢兢的士卒,竟一時間爭先恐后的互相檢舉揭發起來,絲毫不顧及那些虛假的友情與恩怨,能保住自家性命已是難得,哪里還管得了他人生死。
龐征見狀心中暗喜,便叫營中文官將眾士卒所言一一記錄在冊,規定時辰,對照審訊,不消三炷香的功夫,便查了個水落石出。最終揪出三個罪魁禍首,以及一十七人毆打捆綁傳令官的士卒,其余人雖未直接參與,但或多或少辱罵傳令官,或是心中不悅,對龐征不敬,他遂下令,扣押南營將士三月軍餉,口糧減半,但同時又規定,待攻陷姜軍赤霞山大寨后,或是取得敵軍首級,建立軍功者,則另有嘉獎。
而龐征自然也不會忘記那二十個帶頭鬧事之人,遂將全軍將士召集起來,將這二十人押至軍陣之前,自己則全副武裝,提槍上馬,撥馬回身,對眾將官厲聲說道:“我軍連日作戰、趕路,雖多有困乏疲倦之時,但此時兵鋒正銳,士氣正足,又距離姜軍赤霞山大寨僅僅二十余里,赤霞山之后,便是一馬平川,直逼承天府!此時本該一鼓作氣,趁著夜色,攻破大寨,夜襲敵營!奈何兵魁年少,不懂兵法,貽誤戰機,本座愿擔下全部責任,只為早日攻下承天府,一勞永逸。”
龐征聲似滾雷,又用隆隆戰鼓為其大漲聲勢,眾將士皆以目視之,心驚膽戰,各懷心思卻默不作聲。
只見他又轉過身來,用蛇矛指著那被五花大綁,跪倒在軍旗幟下的南營二十人,又厲聲斥責道:“可這二十人,竟敢違抗本座軍令,煽動挑事,惑亂軍心,貽誤戰機,罪不容誅!今日我軍即將奔襲敵營,為祝旗開得勝,拔得頭籌,建功立業,遂斬其祭旗!”
“祭旗!”
不知是誰又帶頭喊了一句,眾將士面面相覷,本還有些猶豫,但附和之人越來越多,最終三軍竟齊聲吶喊道:“祭旗!祭旗!祭旗!”
在那山呼海嘯的附和聲中,龐征興致高漲,喜上眉梢,當即縱馬從那跪坐于身前的二十人身后跑過,橫下蛇矛,寒光過處,衣甲崩斷,血如泉涌。二十人相繼倒下,殷紅蔓延。龐征高舉猩紅的蛇矛,側臉望著那飄動的旌旗,吐出二字,擲地有聲。
“進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