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居霜與周一聽罷,受益匪淺,獲益良多,對諸葛咎更是敬佩非常。
而諸葛咎則說道:“想來自古以來,若想奠定一番基業,天下爭雄,無非治國與用兵兩條路。而這兩條路,則是缺一不可。后方治國,前方用兵。若是談起治國安民,我不如韓追。但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想來韓追應該不如我。而如何治兵,如何用兵,其中玄機,深不可測,還須慢慢體會才是。”
“那我們如何才能取勝?”兩女極有默契的齊聲說道。
“治理好我們的士卒人馬便能取勝。”諸葛咎平靜地回答道。周一聞聽此言,直覺有些奇怪,她本以為諸葛咎會直接將自己的打算與計策告知她們,卻不曾想到諸葛咎的回答如此籠統,因此問道:“難道不需要比敵軍更多的人馬么?”
不想諸葛咎聞聽此言直接笑出聲來,搖著手中羽扇便說道:“只會打那種以多勝少的富裕仗,或是只憑借人數取勝,而不是天時地利,奇謀絕策,那是庸才。更何況兵不在多而在精。而想要有一支百戰百勝的人馬,須得治兵嚴格。如果法令不嚴明,賞罰無信用,鳴金不停止,擂鼓不前進,雖有百萬之眾,又有什么用處?所謂治理好,就是平時守禮法,戰時有威勢,前進時銳不可擋,后退時速不可追,前進后退有節制,左右移動聽指揮,雖被隔斷仍能保持各自的陣形,雖被沖散仍能恢復行列。上下之間同安樂、共患難,這種軍隊,能團結一致而不會離散,能連續作戰而不會疲憊,無論用它指向哪里,誰也不能阻擋。這叫父子兵。”
周一問言,恍然大悟,頻頻點頭。而葉居霜則問道:“那我們行軍作戰,又當注意何事?”
諸葛咎便耐心的為她二人解答:“一般用兵作戰的原則,不要打亂前進和停止的節奏不要耽誤適時供給飲食;不要耗盡人馬的體力。這三項是為了使軍隊保持充分的體力,能勝任上級付予的使命。使軍隊能勝任其上級付予的使命,就是治軍的基礎。如果前進和停止沒有節奏;飲食不能適時供給,人馬疲憊不得休息,軍隊就不能勝任其上級所付予的使命,上級的命令就不能實施,駐守必然混亂,作戰必定失敗。”
“諸葛先生所言甚善!”二女聞言齊聲感嘆道。
但諸葛咎似乎是難得徹底打開一次話匣子,不肯停下,繼續說道:“凡兩軍交戰的場所,都是流血犧牲的地方。抱必死決心就會闖出生路,僥幸偷生就會遭到滅亡。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將領,要使部隊就象坐在漏船上,伏在燒屋之下那樣;急迫地采取行動。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再機智的人,也來不及去周密謀劃,勇敢的人也來不及去振奮軍威,只能當機立斷,奮力拼搏,才能夠保全自身,徹底擊潰敵人!因此說,用兵的害處,猶豫最大,全軍失利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