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郭宋去了最后一戶陣亡士兵家中,這是一名年輕的士兵,還沒有成婚,父母和兄長住在長安城外,務農為生。
這名士兵也是幸運的,他是在龜茲和吐谷渾軍隊作戰中陣亡,骨殖被帶回了長安,交給他父母兄嫂。
兩個老人在屋里抱頭痛哭,但兄嫂在短暫的難過后,卻忍不住喜笑顏開,五百兩銀子對他們是一筆難以想象的財富,他們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攢下這筆錢,現在這筆錢可以讓他們還清所有的債務,還能買下上百畝農田,使他們再也不用承受佃農之苦。
郭宋這幾天嘗盡了人生百態,對陣亡將士家屬的悲喜交集他也見怪不怪了,畢竟這個時代人命輕于鴻毛,死亡卻是常態,一匹布、一件斂衣,一副棺材就是一名士兵陣亡的撫恤,而五百兩銀子對于絕大多數百姓都是一筆龐大的財富,讓陣亡將士的家人怎么能不在萬分悲痛的同時又歡喜無限。
盡管郭宋付出了天價的撫恤金,但他并不后悔,至少無愧于自己的良心,無愧于二百多名陣亡將士的犧牲,至少他還收獲了七十五名將士的忠心。
回到京城,郭宋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個澡,又去東市多寶閣內買下了一對白玉壽桃,寫一封賀貼,派一名士兵給趙府送去。
送賀禮是有講究的,小戶人家講究人和賀禮一起來,而官宦人家或者豪門則是先把禮送到,賀壽當天,客人就不用大包小包地拎著賀禮上門了。
也有不少大戶人家是客人上門時帶一份禮單,然后有司儀會高聲宣讀賀禮,賀禮送得多,主人歡喜,客人也會洋洋自得,倍有面子,賀禮送得少,主人不高興,客人也暗自慚愧,這種情況一般會在鄉紳或者商人大戶中出現,權貴豪門并不太看重賀禮,多少會給客人留幾分面子。
趙家在關隴貴族中屬于中間階層,這也和他們祖先趙貴的大將身份有關,他們沒有西魏皇室元家高貴的血統,也沒有獨孤氏、竇氏、長孫氏與大唐皇族李氏代代聯姻的關系。
從一開始起點不高,趙家在關隴貴族中便一直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位子,隨著大唐立國已過百年,尤其武則天嚴厲打擊關隴貴族,并遷都洛陽后,關隴貴族在大唐的地位漸漸衰落了。
直到安史之亂爆發,關隴貴族才重新在軍隊中找回了地位,又重新開始崛起。
趙氏家主趙關山在太上皇李隆基的奪門之變中立下大功,被李隆基封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這個位子他一坐就是十幾年,他兒子趙騰蛟也在河西表現優異,被破格提拔為甘州都督,趙家復興有望。
所以今年適逢趙關山六十大壽,趙家便想借這次機會風風光光辦一次大壽,再次提高趙家的地位。
趙府位于太平坊,是一座占地八十畝的巨宅,一大早,趙府便張燈結彩,擺出長長的桌子,準備迎接貴客。
數十名趙家子弟開始忙碌起來,趙府大門頗為寬敞,他們又向左鄰右舍借了空地,用來給客人停車。
上百名請來的歌姬舞姬也在府內進行彩排,廚房內也熱鬧異常,幾家最有名的酒樓請來的主廚在比拼廚藝。
連西市的眉壽酒鋪也受了影響,趙家特地訂了一千瓶眉壽小瓶酒,他們送出了五百張請柬,按照每家坐一張小桌子算,每張桌子擺兩瓶酒。
壽堂設在中庭主堂內,墻上掛了一個巨大的壽字,桌案上擺著壽桃、白果、芝麻等等吉利之物,兩邊還有兩根大大的壽燭。
壽堂內擺了三十張獨坐小席,這里都是地位崇高的朝廷高官所坐,上面有名字,比如右首第一個位子便是監國魯王殿下,接下來是相國元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