滏口關一共有一千守軍,平時分為三班守關,此時他們確實發現了敵情,發現晉軍的原因也很簡單,下面那家雜貨鋪的店主老遠便發現了晉軍,連忙關上鋪門跑回來報告。
滏口關內如臨大敵,五百士兵都上了陣,搬來大量箭矢以及滾木礌石,他們徹夜不眠,警惕地望著山道,滏口關主將已經發鴿信通知主公李武俊,向他匯報滏口道的情況,同時又發鴿信給洺州將軍,懇求他立刻增兵滏口關。
滏口關主將叫做王慶聯,趙州人,雖然他手下只有一千士兵,但他官職不低,官任中郎將。
王慶聯目光緊緊盯著山道,心中一陣陣緊張,兩股戰栗,他守滏口關已經四年,一直平安無事,下個月就要調離滏口關去趙州出任將軍,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了敵情。
敵人當然是從河東過來,大家都在開玩笑,說不知郭宋什么時候開始進攻河北,但愿千萬不要碰到,卻沒想到竟然是自己碰到了。
王慶聯一邊低聲咒罵自己運氣背,卻又不敢有半點大意,不斷厲聲喝斥一些坐著打瞌睡的士兵。
三更時分,站在高處的士兵忽然喊道:“將軍,有敵情!”
坐在石墻邊犯困的王慶聯一個激靈,連忙站起身,凝視山道片刻,果然看見不少黑影向這邊移動了。
王慶聯大喊道:“所有人給我起來,準備戰斗!”
五百名守關士兵紛紛站到各自位置,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甘辛率領三千士兵正緩緩向關城靠近,相距約一百步,他們是仰頭向上攻,約四十五度的坡度,坡道寬只有一丈,一邊靠山,另一側是深溝。
甘辛事先得到了晉衛府繪制的圖紙,對這邊情況了如指掌,晉王殿下特地設計了一種攻山武器,這種武器叫做皮蓬,它實際上用粗木搭一個架子,表面覆蓋了兩層牛皮,正面略略偏斜一點,上面涂滿油脂,滑膩無比,滾木礌石擊中它,會被彈力卸掉沖擊力,然后順著角度向山崖外飛去。
就算箭矢射穿了牛皮,里面還襯有一層木板,能有效抵御箭矢,這種皮蓬高六尺,寬八尺,下面裝有木輪子,需要數十名士兵推動它前行,一共做了三架,每架皮蓬后面躲了三十名士兵。
這種皮蓬一般是用來抵御城頭的投石機飛石攻擊,但那種體積要大得多,把它小型化,用來攻打山上的關隘同樣有效。
甘辛身先士卒,他就在第一架皮蓬背后,帶著三十名士兵推動皮蓬緩緩上行。
‘梆!梆!梆!’城頭上忽然響起梆子聲,緊接著空中響起了發射箭矢的‘嗖!嗖!’聲,甘辛大喊道:“趴下來!”
士兵紛紛放低身段,密集的箭矢像雨點般射在皮蓬上,緊接著‘咚!’一聲巨響,皮蓬晃了一下,這是一段滾木砸中了皮蓬,但滑膩的皮質和斜角卸掉了一大半的沖擊力,巨木滑溜了出去,拋向懸崖外。
緊接著又是一塊巨石砸中皮盾,沖擊力也不大,巨石滑飛出去。
一連十幾塊滾木礌石砸中皮蓬,但都沒有造成嚴重損害,沖擊力被巧妙地卸掉了,這就像雷霆萬鈞一拳砸在棉花上一樣的效果。
有幾段滾木從他們頭頂上飛過去,繼續砸向下方,而下方又是一架皮蓬。
甘辛擺擺手,示意手下繼續向上,他們頂著雨點般的箭矢和滾木礌石向上艱難而行,咚咚地撞擊還是給皮蓬帶來了巨大損害,木架漸漸被砸得支離破碎,這時,一塊三十余斤重的大石砸斷了牛皮邊框,又是一段巨木砸來,它穿透了皮蓬,直接向士兵頭頂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