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納最終選擇了撤軍,迫于形勢的壓力,他連夜率軍向北撤退,同時派人去通知曹光率水軍撤退,至于最后他得知水軍已不再屬于他,會是什么感受,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郭宋在江都接見了淮南五州刺史后,隨即返回潤州,此時已是九月中旬,盡管郭宋還有明州、溫州、宣州等地沒有巡視,但他沒有時間再繼續南下巡視,在潤州呆了一天,郭宋便正式結束了江南的巡視,帶著家人乘船返回了長安。
郭宋巡視江南意義重大,他安撫官場,拜訪豪門,憫慰百姓,穩定了官場和人心,贏得了江南士族的支持,使江南又重新回歸朝廷。
郭宋隨即任命陸展為兩浙道鹽鐵轉運使,負責轉運兩浙道的稅賦和糧食,陸展雖然出生在長安,在長安長大,但他卻是蘇州陸氏不折不扣的族人,又跟隨郭宋多年,由他負責江南的財稅,郭宋很放心。
船隊在波光浩渺的長江上航行,此時已是深秋時節,江面上刮著強勁的西北風,又是逆水航行,船隊必須依靠纖夫拉拽而行,因此船隊緊靠南岸航行,上千名纖夫赤著上身,喊著低沉的號子,列隊在岸上艱難地拉拽著大船西行。
郭宋坐在一間船艙內全神貫注地批閱奏折,奏折是朝廷不久前派人送到潤州,有一些重要的奏折必須要他批準,比如明年的科舉方案,比如安西招募長征健兒的方案,以及十幾份御史臺的彈劾書。
另外,史家采購的最后一批五千頭駱駝送到了張掖,至此,五萬頭駱駝全部到位,朝廷由此付出了近一百萬兩白銀,遠遠超過當時設定的五十萬兩白銀的預算,由于預算嚴重超標,就需要郭宋特批。
這時,薛濤走進船艙,親自給丈夫送來一盞剛煎好的參茶,她把茶盞放在桌上笑道:“這是船只,會晃動的,夫君趕緊趁熱把他喝了!”
郭宋放下筆,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笑問道:“大家都在做什么?”
“除了小薇在畫她的《江南秋意圖》外,其他人都比較無聊,要么聚在一起閑聊,或者玩雙陸棋,坐船實在太無聊,大家都渴望著早點回到長安。”
郭宋笑道:“我原本還想說下次我去安西巡視,要不要帶你們一起去?”
薛濤吃了一驚,“夫君明年要去安西嗎?”
“不一定是明年,也或許是后年,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薛濤當然知道丈夫以后的巡視還會有很多,巡視對各地的穩定很重要,這次她們就深有體會,將來的巡視肯定是不可避免,她便不再多說什么,只是默默點了點頭。
這時,郭宋想起一事,從身后取過厚厚一答疊報紙,遞給薛濤笑道:“這是剛才親衛送來的,都是最近一個多月的。”
薛濤頓時又驚又喜,驚訝地道:“江面上怎么會有報紙?”
“剛才有一艘從襄陽過來的驛船,準備送去潤州,我們的船只便攔截下來,兩種報紙各要了一份。”
“這下我們有報紙可看了!”
薛濤歡喜無限,拿著報紙匆匆去了,有了報紙,她們的旅程就不會那么無聊了。
...........
這天上午,船隊抵達了鄂州江夏縣,船隊停泊在江夏縣進行了補給,眾人也紛紛上岸休整,薛濤帶著眾人前往黃鶴樓游玩,當年她和郭宋從巴蜀逃出時,曾經來過江夏,也是在這里買下了敏秋,這里也是敏秋的故鄉,只是她父母的墳塋已經在幾年前被郭宋派人遷去長安,她在這里已經沒有什么留念了。
黃鶴樓內的游人已經清空,數百士兵戒備森嚴,除了王妃和其他家眷外,不準任何外人入內,
登上了黃鶴樓,眾人都興致盎然,唯獨敏秋顯得有些情緒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