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晟是長期鎮守崤關的守將,而并非戰時任命的主將,這兩者的權限、職責都不一樣。
因為是長期鎮將,張光晟在崤關需要正常生活,他在崤關軍城內有一座官宅,宅內除了幾名家仆外,甚至還有一名小妾。
不多時,張善趕到了平安客棧,他幾天前已經接到了父親的來信,他知道自己有事要做。
張善心中又激動又有點擔心,激動是他終于要發達了,而擔心是怕自己事情沒做好,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甚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為了二十頃土地和三千兩銀子,莫說是出賣主人,就算是他的親生父親,他也照樣會出賣。
張善在客棧見到了李平,李平對他道:“我等會兒去張府送一些土產,等張光晟回府后,你再去梅花衛找中郎將王臨海告密.......”
李平囑咐了張善一番,又給他一張禮單,張善連連點頭,拿著禮單匆匆走了。
不多時,李平帶著手下牽騾子來到張光晟的官宅,一名管家迎了出來。
“各位有什么事?”
李平抱拳笑道:“我是從京兆府盩厔縣過來的,受張老爺子委托,給大將軍送點家鄉土特產,這不是要過年了嗎?老爺子希望大將軍能回鄉祭一祭祖。”
張老爺子便是張光晟的大哥,也是張氏宗族的族長,管家看了一眼后面的箱子和筐子,問道:“是什么東西,我先說清楚,值錢的東西大將軍是不會收的!”
“不是值錢的東西,都是核桃、柿干、梨干之類的干果,全部是家鄉的特產,是家鄉父老給大將軍的一點心意。”
既然是家鄉父老的一點心意,管家也不好不收了,要不然會壞了大將軍的名聲。
他便對李平道:“大將軍在軍營,要晚上才回來,你們把東西放在這里,等大將軍回來后我向他稟報,或許大將軍會見一見你們。”
“不用了,我們還要趕路去洛陽送貨,等我們回來時再來拜訪一下大將軍。”
李平抱拳行一禮,便帶著手下走了。
管家也沒有放在心上,命人把十幾只箱籠搬進了大堂,等老爺回來處置。
天剛擦黑,張光晟便回府了,早些年,他是有點后悔跟朱泚造反,但隨著時間推移,朱泚帝位坐穩了,他也漸漸安心跟隨朱泚,不再有異心,以至于郭宋給他寫了好幾封信,請他去長安為官,他都婉拒了,既然他已經選擇了朱泚,如果再背叛,那真要被天下人恥笑了。
況且他已經六十歲了,還能有什么前途?張光晟也有點破罐子破摔,不愿再考慮自己的前途和身后名聲了。
今年得到了朱泚的重用,鎮守崤關,張光晟也知道自己肩頭責任重大,所以他守關兢兢業業,白天都在軍營或者關隘上,只有晚上才回府休息,如果有緊急情況,他甚至就住在軍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