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只是提個醒,圣上讓大將軍父子掌軍權是有深意的,時間不早,咱家告辭了。”
肖萬鼎的兒子捧了個匣子過來,肖萬鼎連忙把匣子遞給王獻忠,“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請獻公不要嫌它寒酸,務必收下!”
王獻忠一看紫檀木匣子,便知道是什么東西,天子賞賜給肖妃的一顆十分名貴的明珠,他笑瞇瞇道:“咱們雖然好財的名聲在外,但輕重還是分得清楚的,以后可是咱家給大將軍送禮。”
肖萬鼎一直就很精通送禮之道,他故作板臉道:“這可不是禮,這是我給獻公的一點心意,是情意,獻公不收,那就是不領我肖萬鼎的情啰!”
王獻忠哈哈大笑,“好!好!好!我收下就是了。”
他收下匣子,便告辭走了,肖萬鼎一直送到大門外,看他上了馬車,目送馬車遠去。
那顆明珠是肖妃送給侄子的,卻被父親拿來送給了王獻忠,長子肖潭著實有點不滿道:“王獻公還真敢收下那顆珠子,他就不怕燒手?”
肖萬鼎瞇著眼睛笑道:“你放心吧!他既然來咱們家燒香,那顆珠子他絕不會要的,他過兩天一定會雙倍的還禮。”
...........
朱泚生了兒子的消息也傳到了長安,朝廷此時正好在忙于科舉,政事堂對這件事也并不是很關心,但隨著洛陽情報站蔣敏的一封鷹信傳來,終于引起了長安高層的關注。
右相潘遼、左相杜佑以及兵部尚書張裘安都匆匆來到了晉王官房內。
郭宋擺手笑道:“各位請坐吧!”
三人坐了下來,郭宋先問杜佑道:“吏部考的情況如何?”
“總體還不錯,比去年略強一點,進士們談吐都比較自信,普遍希望能去地方官府建功立業,還有二十余人想去軍隊做文職官。”
吏部考不是考才學,主要是考口才看品貌,吏部的官員們都是人精,看人很準確,是夸夸其談,還是腳踏實地,還是比較能吃苦耐勞,還是比較急功近利,通過一場面試,他們基本就能把每個新科進士的品性看出來,然后再根據他們各自的條件綜合評判,再進行授官。
這里面有末位淘汰制,如果條件太差,可能就會分配得不太好,這其實是唐朝官場的傳統,唐朝官場很看重家世外貌,如果家世好,又長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一般都會混得不錯,如果家世較差,長得又矮又丑,想混得好就很難了。
雖然郭宋再三要求吏部不看家世外貌,要重人品,但實際上,這種唯出身論和品貌歧視鏈還是無處不在。
家世不好或者相貌太差可能就去做圖書管理員,或者去州學教書,總之是去那些不被人看重的清水衙門。
這里的家世不好,不是指家境貧寒,而是指沒有社會地位,比如商人、胥吏或者是普通人家,有錢也沒用,同等條件下,當然要先考慮世家的利益,等天下穩定后再考慮公平問題。
郭宋點點頭道:“盡快安排吧!另外,我會有幾個名單給吏部,特殊安排一下。”
杜佑點頭答應了,郭宋又繼續道:“我找你們來,其實是想談一談洛陽之事,我剛剛得到消息,朱泚可能要重立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