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宋走進了政事堂議事廳,眾人起身行禮,“參見殿下!”
郭宋笑著擺擺手,“各位相國請坐!”
眾人坐下,郭宋笑道:“我剛才聽說大家為安置洛陽百姓之事爭吵起來,這是為什么?”
潘遼為人寬厚,他歉然道:“談不上爭吵,只是正常議政爭論,沒想到驚動了殿下,實在抱歉!”
郭宋呵呵一笑,又問道:“說說看,什么爭論?”
杜佑解釋道:“其實就是人口爭奪,人口不足,各地都希望增加人口,我希望洛陽的難民留在長安,潘相國則主張暫時收留,收復洛陽后,再把他們遣返回洛陽。”
張謙逸在一旁補充道:“也不能說誰對誰錯,現在中原確實疫情未退,倉促回去會增加感染風險,但如果都留在長安,那么中原的人口就更少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恢復,所以這個問題比較兩難。”
郭宋沉吟片刻道:“這個問題去年十二月就解決了,濮陽的百萬難民都遷徙去了河北,為什么洛陽難民就成了問題?讓他們自己選擇,想回去就回去,愿意留在長安也可以。”
潘遼頓時急了,“殿下,濮陽那邊是因為疫病,沒有辦法才移民,但洛陽并沒有發生疫情,兩者不能等同起來,每個人都是希望過舒服的生活,如果讓他們自己選擇,肯定都愿意留在長安,那洛陽怎么辦?難道殿下愿意看到洛陽由此衰敗下去?”
郭宋搖搖頭,“一個大城的興衰自有其規律,我們不要強行干涉,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百姓不是羊群,不是把他們往哪里趕,他們就會往哪里走,他們是人,他們會自己選擇,我建議還是順其自然。”
杜佑又道:“其實我們還應該算一筆帳,這幾十萬難民來長安后,要吃喝用度,我們要照顧他們多久?而且就算他們將來回洛陽,又該怎么生活?我們還得照顧他們,這一來一去至少兩年時間,這么多人口靠朝廷養活,朝廷根本就負擔不起。”
潘遼默然無語,杜佑這番話擊中要害了,如果難民太多,朝廷財力確實難以承受,這才是關鍵。
他嘆口氣道:“殿下決定吧!”
郭宋點點頭,“那就先安排他們自食其力,安居坊那邊還有多少空屋?”
張謙逸躬身道:“城南和城東的安居坊都已經住滿,城西那邊還有一半空著,可以安置四千戶人家,如果難民人數超過了,那只能放在京畿各縣。”
郭宋想了想道:“最好不要隨意安置,要補充最急需勞力的縣,像新豐信和咸陽縣,這兩個縣工坊最集中,長安這邊就安置四千戶,補貼三個月的三粗店票券,免半年房租,讓他們盡快融入長安,最好讓《京都快報》提供招工信息,或者朝廷提供一個場所,讓需要伙計酒保的店和難民們面對面招募。”
“這個辦法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