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宋做事的風格是先禮后兵,但禮和兵之間沒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不會因為講道理就給對方產生討價還價的希望。
四更時分,從黃河過來的四百多艘三千石大船抵達了洛陽以東二十里外的龍潭,這是一片占地上千畝的人工湖泊,當年隋煬帝南下揚州的數千艘船隊便停泊在這里,在這里建造,也是從這里出發,當時的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但經過近兩百年的滄海桑田,一多半的湖泊又重新變成了良田。
與此同時,十萬大軍已集結完畢,在夜幕籠罩的曠野里,無邊無際的士兵列隊整齊,以兩百五十人為一隊,準備登船。
郭宋親自率領五百親衛和數十名大將站在最前面,他將乘坐自己五千石的坐船第一個進入洛陽城。
夜幕中,一艘體型龐大的巨船緩緩駛來,正是郭宋的天云號坐船,是一艘五千石的龐然大物,上面拉開了船帆,借著東風而行,在大船的前面,裝上了一只鐵角撞頭,可以輕而易舉將一艘千石戰船撞沉。
大船在岸邊停下,上面放下了舷梯,郭宋在親兵的簇擁下走上了大船,后面將領和五百士兵紛紛上船。
遠處,一艘又一艘三千石大船列隊向這邊駛來........
內庫爭奪戰已進入白熱化,攻打內庫的兵力已從三千人增加到五千人,在石橋前堆滿了尸體,很多士兵都是手執盾牌,但依舊擋不住對方精準的射擊,他們大多被一箭射中腿部,當士兵摔倒時,立刻會有弩箭精準補射,遭到致命一箭,大多是射中脖子或者頭部。
短短半個時辰,便有八百余人被射殺在石橋邊和護城河內,王獻忠心中恨極,他也發現對方兵力不過數百人,便不斷下令強攻。
一名頗有經驗的大將對王獻忠道:“總管,石橋太窄,對攻打內庫不利,卑職建議從水面上進攻,把凝碧池上的飛鳳畫舫調來,讓弟兄們借助畫舫上城。
飛鳳畫舫是劉貴妃的游船,高一丈八尺,差不多可以直接從船頂跳上城墻,船頂十分堅固結實,站幾十個人都沒有問題。
王獻忠當即下令道:“將兩艘畫舫全部駛來!”
另一艘畫舫是肖皇后的游船,比劉貴妃的游船稍微小一點點,但王獻忠已經殺紅了眼,他才不管什么皇后的船貴妃的船,都統統敵不過內庫中的財富。
又一支兩百人的隊伍開始向前進攻,中間數十人抱著一根撞木,兩邊士兵高舉盾牌,盾牌皆平舉,一塊壓著一塊,就活像一條長滿了鱗甲的長蟲。
城下三千士兵同時向城堡上放箭,企圖用密集的箭矢壓制住對方,掩護鱗甲長蟲前進,可一旦鱗甲長蟲上了橋,城頭上的士兵們便可從側面射擊,下面射來的箭矢對他們沒有影響了。
這支鱗甲長蟲雖然護衛嚴密,甚至連腿部也遮蔽得嚴嚴實實,但對于斥候們來說,戰機往往不是尋找而來,而是創造出來,周飛背靠在一堵城垛上,手提一根精鋼短矛。
當城下敵軍一輪箭射罷,他一躍起身,奮力將短矛向鱗甲長蟲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