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早,從杭州過來的三十艘運兵船都到齊了,船隊開始啟程北上,千帆如云,浩浩蕩蕩,向長江方向駛去。
郭宋派人把潘遼和獨孤明仁請到自己的船上來,他們都坐第二號船,也是一艘四千石的大船,僅比郭宋的坐船稍小一點,畢竟都是位高權重的大臣,他們各自的船艙都很大,都帶著侍妾過來照顧起居。
郭宋請二人坐下,讓趙綺兒姐妹給他們上了茶。
“怎么樣,對新稻種感覺如何”郭宋笑瞇瞇問道。
潘遼嘆口氣道“之前有所耳聞,但到實地看了以后才知道,讓人感嘆不已,糧食竟然會增產這么多”
他又問道“殿下打算怎么推廣”
郭宋沉吟一下道“現在不知道淮河以北能不能種植,先暫時不考慮淮河以北,我準備在淮河以南全面推廣,用十年時間,讓整個淮河以南和巴蜀都種上這種雙季稻。”
旁邊獨孤明仁道“如果真是在南方推廣,那么雙季稻產出的糧食足夠養活天下百姓了,那北方土地怎么辦”
郭宋笑道“糧食多了,人口也多了,總是會覺得糧食不夠,不過按照計劃,我打算在北方推廣棉花和黃豆,用黃豆榨油,用豆渣喂豬,當然,小麥還要繼續種,這個不能丟,甚至還要在遼東推廣。”
潘遼點點頭,“只要食物充足,人口增加,各行業都會發展起來。”
獨孤明仁還有點事情,先告退了,郭宋對潘遼笑著“船艙里太悶,我們出去走走”
潘遼起身笑道“微臣自當奉陪”
兩人走出船艙,來到甲板船頭,望著運河兩岸的人家,潘遼問道“西域那邊,殿下打算怎么安排”
郭宋微微笑道“我買了五萬頭駱駝,相國還想不到嗎”
“微臣其實已經感覺到變化了,五萬頭駱駝的運量很大,大量的物資糧食往來于西域和中原,使安西和北庭不再遙遠,這十幾年已經陸陸續續移民了數萬戶漢民過去,以后還會有更多的移民過去,其實微臣想到更多是收復碎葉,殿下有計劃嗎”
郭宋點點頭,“在收復遼東后,我會用五年的時間來做戰爭準備,我要在伊麗河谷建一座大城,成為大軍收復碎葉的后勤重地,等我們準備好了,收復碎葉的那一天就會到來。”
“再向西呢”潘遼又問道。
“碎葉收復后,我要徹底將可薩國的勢力徹底從夷播海東岸趕走,然后再向西,就該和大食國再一次較量了”
潘遼欣然道“微臣期待那一天早日到來”
“我也同樣期待”
這時,郭宋又想起一事,對潘遼道“這次我去了琉球府,探討了很多方案,從日本國雇傭勞工來開發琉球府已經成為共識,只是細節方面需要斟酌,很快琉球經略兩府會寫報給你,然后政事堂好好商討一番,張雷也有一些不錯的想法,你有時間和他談一談。”
“微臣到長安后會和張東主好好談一談,他現在海外貿易好像做得很大。”
“是很大,海外貿易獲利很高,實際上就是用我們的先進技術加上少量物資,和南洋各地換取大量資源,你可以說是技術掠奪,文化掠奪,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官府應該也加入進來,擴大對外貿易,不光是南洋、日本,還有西方,這就是我要驅趕大食和可薩勢力的最要目的,要把粟特人控制在我們掌心,讓他們走得更遠”
郭宋情緒有些激動,把這幾個月心中的所思所慮都說出來了。
“殿下的深謀遠慮,微臣一向無比敬佩,但殿下能不能先告訴微臣一件事,我們今天急于知道的一件事。”
郭宋回頭看見潘遼有點焦慮的目光,不由啞然失笑,“算了,西域以及海外貿易之事以后再慢慢談,你急于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