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我有個想法……”,阮高明就知道李玄璣又要鬧什么幺蛾子了。
不過現在劉廣謙在場,阮高明也不好多問,只是道:“那節目的事情就這么定了。那個,劉廣謙,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劉廣謙看向李玄璣:“李老師,不知道您打算表演什么節目呢?當然,我相信李老師的節目一定不會有什么問題,就是節目名稱啊、表演形式啊、舞臺道具啊什么的,要上報,我們學生會這邊也好先有個數,提前為您準備。”
李玄璣:“……”
面對劉廣謙的問題,李玄璣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
節目名稱?表演形式?舞臺道具?
我哪知道我要我表演什么節目?
我就是隨口一說啊!
見劉廣謙一臉感激且期盼地盯著自己,阮高明也正用一副征詢的目光望著自己,李玄璣原本要打退堂鼓的話,半天沒好意思說出口。
主要是之前繞的圈子太大,這會兒再圓回去的話,找不到什么合適的理由。
總不能十分生硬的就說——老子現在就是撂擔子不想干了吧?
這不符合李玄璣一貫的行事風格和易理因果。
身為易者,李玄璣的行事風格,一向都是間接的、隱晦的、巧妙的、曲折的,最后神不知鬼不覺地解決問題。
就算捅刀子,也是軟刀子進去,而且還是從人家背后動手,絕不會正面與人沖突。
否則的話,會形成很大的因果牽連,使自己陷入某種很玄妙的因果報應之中。
比如高中時期得罪了劉長寬,8年后報應來了,遭遇了對方的強力阻擊,就是典型例子。
如果當初處事圓潤一點,其實劉長寬未必會那么針對他。
又比如現在如果拒絕了,阮高明這位大佬會怎么看他?
你繞了半天,最后又繞了回去,虧我這么信任你,結果是耍我玩呢是嗎?
我乃帝王星主命之人,你這可是欺君之罪!
那日后我還怎么信任你罩著你?
有過教訓且深諳其理的李玄璣,心知說話做事不能太生硬,否則將來某天日子可能會不好過。
所以這就必須想個萬全之策才行。
可現在李玄璣根本沒時間多想,兩人都盯著他,等著他表態。
稍一猶疑,李玄璣便一邊迅速開動腦筋,一邊斟酌著語言道:“我這個節目吧,其實……我也沒想好……”
見阮高明臉色一沉,而劉廣謙則是一臉呆滯,李玄璣趕緊彌補道:“哈哈,主要是才藝太多,不知道選什么好……”
李玄璣確實有挺多才藝,前世那40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主要是神棍這份工作十分悠閑,尤其是他年輕的時候,興趣愛好十分廣泛,整天四處游山玩水,平常有時間去鉆研其他的東西,而且人又聰明,學什么都快。
不過這些技能和前世資源,此前26年都被他雪藏了。
不是怕出名,而是不屑。
不是不屑出名,而是不屑在某一個方面出名,因為累不說,性價比還不高。
比如前世的很多歌曲、影視、綜藝節目什么的,完全可以抄到這個世界中來。
但這又如何?
成為大明星?大導演?大作家?
說句不當講的話,不是李玄璣針對誰,這些在他眼里都是渣渣!
能逆天改命的易術宗師,了解一下?
前世無數明星導演對李玄璣趨之若鶩、求而不得。
隨便動動手指改個命,就能幫他們一舉成名,隨便泄露點天機指點一下,就能讓他們大徹大悟,星路一片坦途!
我堂堂易術宗師,怎能越混越回去?
再說當明星有什么好的?
包裝人設,緋聞炒作,商演走穴,陪客應酬?
吃不飽飯,睡不好覺,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臺前裝逼,臺后流汗,人前假笑,人后抹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