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齊宏宇則補充說:“爐頂部、底部還有相對密集的進氣孔、出氣孔,能保證爐內氧氣充足,保證燃燒的效果。”
張哥又盯著幾個噴火嘴,這次沒開口,噴火器不是他擅長的領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齊宏宇同樣如此,不再觀察爐子里的設施設備,而是打量起環境來。
很快他發現了什么,蹲下身用手電一照,又伸手摳了摳,發現摳不動。
“怎么了?”張哥問道。
“發現點印記,像是金屬物品融化后黏連上去的。”齊宏宇說道,同時往別處也照了幾圈,發現類似的印記還有不少。
而且許多印記上邊還有較為明顯的剮蹭痕跡。
繼續晃著手電,齊宏宇忽的“嗯”一聲,光柱定格在一處角落,隨后迅速走過去。
張哥跟著側目,就看見角落中藏有一枚漆黑的球狀物。
下一刻齊宏宇伸手捏向黑球,似乎用了點力,但球紋絲不動。
他沒貿然加大力度,而是請張哥過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同時準備拍照。
張哥從勘察箱里取出游標卡尺等裝備,對著圓球勘察了一陣,說道:“這球像是金屬質地的,略微變形,應該是被高溫熔化導致,底部焊在爐子里了,不過看上去焊的不牢。嗯,直徑3.6厘米左右。”
齊宏宇又回頭看了邊上的印記,若有所思道:“這些印記,就是這顆……或者這類金屬球留下的?”
張哥沒接話,又從勘察箱中摸出別的裝備,對金屬球展開勘察。
“這球應該是隨某具尸體一塊被送進焚化爐里的。”齊宏宇便接著分析:“但這類物品,應該不被允許送入焚化爐吧?除了隨身衣物,別的東西都該解除下來才是,回頭得問問殯儀館工作人員。”
“還有個問題,”張哥終于接話了:“它怎么會出現在這?不應該遺留在焚尸臺上,隨著骨灰又一塊被拉出去作為遺物交還給死者家屬的嗎?就算因為某種原因滾落了,也該落在臺面附近,而不是跑到角落。”
頓了頓,他又說:“這球面略有些凹凸不平,有碰撞痕跡,而且……怎么說呢,我怎么感覺它這一面被炸過?”
齊宏宇湊過來,盯了半晌,搖頭。他不擅長這一塊,而且張哥指的痕跡也太不明顯了。
張哥解釋道:“首先你看,這球表面有兩處凹痕,這一面凹痕外周呈現圓形,中間下陷,我推測是它撞到爐壁而產生的這個凹痕,相對也很小很淺,而這圓球質地較軟,所以我推測撞擊力度不算太強。
但另一面的凹痕,面積就要大很多,也要深一點,目測得有兩毫米,而且邊緣呈放射狀,而且還有很多非常細微的小凹痕,我判斷是由爆炸造成的,那些小凹痕則是火藥顆粒撞擊嵌入形成。
而且,我剛剛就說了,好端端的怎么會跑到這兒來?就算是滾落了應該也在臺面附近,這爐子底部可并不平整,沒有外力作用的話它不大可能滾到這邊來。”
齊宏宇匍匐下身子,瞪大眼睛對著圓球盯了老半天,才說:“倒是看到你說的小凹痕了,但……嵌入的火藥顆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