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事后周芬芳證明了沒有人比她更懂平等之道。
平等之道的定義顯然是由周芬芳自己定義的,而不是國師那種狹隘的認為把孟老抓了,周芬芳就不敢救魏君。
要是平等之道代表著隨便抓一個人就能夠控制半圣的行動,那這種圣道也太廢了。
在玩嘴皮子這方面,國師直接被周芬芳吊打。
當然,這不能怪國師。
畢竟是跨學科作戰。
國師是道家的,他不懂儒家很正常。
雖然國師針對周芬芳沒有成功,但是根據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來,儒家半圣的圣道如果曝光的話,是有可能被人針對的。
所以魏君才提前打了一個預防針,免得孟老誤會他別有用心。
他想多了。
孟老哈哈一笑:“對別人來說是秘密,對你來說當然不是秘密,畢竟沒有你,我也找不到自己的圣道。不過我的圣道具體是什么,你還是別問了。”
“為什么?”
“問了容易影響你的心情。”孟老笑著道。
他的圣道是在那次被國師抓走之后領悟的。
周芬芳說過,大儒靠的是變通,孟老之前也足夠變通,所以他可以毫無顧忌的選擇假死脫身,陽奉陰違,瞞天過海。
但是圣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變通,還需要足夠的堅持和信仰,需要堅守自己的圣道。
圣人的圣道是“仁”。
所以圣人一輩子都在行“大仁”。
教化天下。
消弭戰爭。
促進人妖兩族的和平。
圣人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圣道。
而孟老領悟的圣道——是“取義”。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當然,“取義”是高情商的說法。
低情商的說法就是:孟老這個半圣,是隨時準備要死的。
雖然他不用像魏君這樣整天想著求死。
但是當生和死兩種選擇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必須要舍生取義。
否則他的圣道就完蛋了。
好在領悟了“取義”的孟老,已經完全看開了生死,不再把死亡視為洪水猛獸。
不過孟老沒有告訴自己的親人,也沒有告訴魏君。
免得他們為自己擔心。
“魏君,不管怎么說,我是支持你的。”孟老認真道:“你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還有我在,只要我活著一天,就會保護你一天,不會讓你在我前面出事。”
魏君:“……”
這個老頭子太不會說話了。
本天帝好心幫你,你竟然恩將仇報。
過分。
魏君不愿意搭理他了,直接甩袖離開。
離開之前魏君還憤怒的道:“孟老,我自己的選擇,自己會承擔一切后果。如果你為了我去冒生命危險,我會死不瞑目的,也請你不要倚老賣老,別讓我有心理壓力。”
魏君把話說的如此直白。
但是看著魏君憤怒的背影,孟老感慨道:“魏君總是這么的為他人著想,真是一個大好人啊。”
從角落里偷偷冒出來的孟佳點頭道:“魏大人的心地實在是太善良了,他肯定是擔心爺爺你出事。”
孟佳今天一直和孟老在一起,剛才孟老和魏君說話,孟佳沒有打擾,就默默的躲到了角落里。
雖然她也很想和魏君說說話就是了。
魏黨+1。
盡管還很不起眼。
“佳佳,你是支持魏君的主張,還是反對魏君的主張?”孟老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