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上官丞相這樣說,上官星風的手下意識的就是一抖,驚聲道:“父親,您是說要使用封駁?”
“對,讓六科封駁皇帝的圣旨。”上官丞相道。
上官星風直接就給上官丞相跪了。
“父親,這可是要載入史冊的,而且這樣做會鬧的很大。”
“不必擔心,我要的就是鬧大。”上官丞相的聲音十分沉穩。
封駁權,是一個幾乎已經被遺忘的名詞。
上官丞相敢保證,乾帝絕對已經把“封駁”這件事情給忘了。
甚至乾帝有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不怪乾帝。
大臣封駁皇帝的圣旨,本就驚世駭俗,出現的幾率極少。
而且只有當六科全體官員集體反對的時候,封駁才會起到作用,駁回皇帝的圣旨。
可大臣們歷朝歷代,能一條心的情況極少極少。
所以封駁圣旨這種事情也很少發生。
上一次有大臣封駁皇帝圣旨,已經是三朝之前了。
當時的皇帝要廢后,而皇后已經誕下三子,向來賢名在外,從不參與政事,在大臣中的聲望極高。
皇帝所要立的新后卻是強行從大臣手中搶去的臣妻,雖然改頭換面,另外杜撰了一個身份,可此事在朝野間都不是秘密。
皇帝強行霸占臣子的妻子,就已經惹了眾怒。還要立對方為皇后,這就是蹬鼻子上臉了。
大臣們也是有脾氣的,當時六科官員集體表示反對,硬生生的把皇帝廢后的圣旨被封駁了回去。
皇帝繼續下圣旨,大臣們就繼續封駁。
如此拉鋸了三回,大臣們始終沒有退讓。
終于皇帝怒了,很快皇宮里就傳出了皇后自縊而死的消息。
大臣們也陷入了集體憤怒。
在皇后死亡的次日,皇帝霸占的臣妻也被發現溺死于皇宮的水池之中。
盡管這個臣妻最擅水性。
時至今日,溺死一事到現在依舊是懸案,知情者莫不諱莫如深。
后來兩朝,皇帝都還算賢明,再沒有和大臣們起過太劇烈的沖突。
直到現在。
乾帝完全沒有經歷過封駁之事,他腦海當中連大臣能封駁皇帝圣旨的概念都沒有。
但上官丞相有。
到了上官丞相這個地步,他對于自身權力的研究,對于臣子身份的掌控,都已經達到了巔峰。
什么時候,該出什么招,自己手里又有什么牌,上官丞相一清二楚。
“除了封駁圣旨之外,星風,你還要串聯大臣,讓朝廷半數以上的大臣都上書彈劾我。”上官丞相吩咐道:“記住,言辭越嚴厲越好,最好能真的把我彈劾罷相。”
上官星風擦了一把自己頭上的冷汗:“父親,萬一假戲真做了呢?”
他倒是也不傻,知道上官丞相是在做戲。
可局面鋪的這么大,一旦好戲開演,做導演的也可能會失去對局勢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