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你又要做什么?”
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不僅是他。
看到魏君站出來,禮部王尚書也心中一提,眉頭緊緊皺起,直接出聲提醒道:“魏君,你不要忘記你的身份,你也是儒家弟子。”
魏君淡定道:“我是儒家弟子倒是沒錯,不過我是我,儒家是儒家。我是好的,我相信儒家也是好的。但儒家內有沒有什么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弟子,那就不好說了。”
“放肆,你在指責誰?”王尚書厲聲道。
魏君看了王尚書一眼,嗤笑道:“尚書大人,你還是別在我面前擺譜了。我連皇帝都敢罵,你算老幾?”
王尚書:“……”
莫名中槍的乾帝:“……”
見王尚書不說話了,魏君才繼續開口:“放心,我沒有為陳百里平反的意思。不過陳百里所說的事情涉及到了衛國戰爭期間的一個公案,身為衛國戰爭那一段歷史的執筆者,本官有責任查清真相,然后將一切真相公平公正公開的寫到史書上。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這是本官的責任,還請諸位配合一下。”
頓了頓,魏君的聲音開始轉冷:“如果有人不配合的話,那說不得本官就要懷疑這人是不是在掩蓋真相了。須知,本官在修書撰史期間,見官大一級,有先斬后奏之權。”
魏君把話說的很明白,而且很不客氣。
不過他有這個底氣。
讓大乾百姓在儒家和陳百里他們雙方中做選擇,大乾百姓肯定選擇儒家。
但是讓大乾百姓在儒家和魏君中做選擇,選擇魏君的大乾百姓肯定會更多。
魏君幫陳百里出頭,讓很多人都大吃一驚。
乾帝有些坐不住了。
以他的實力,儒家洗不動他的腦。
包括先帝也是。
他們站在儒家這邊,并不是因為被儒家洗腦。
而是完全出于大局考慮。
墨家已經完蛋了。
儒家卻實力強大。
而且儒家也對大乾并沒有二心。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又何必深究?
真斬了儒家,對于大乾來說,豈不是自斷一臂?
所以乾帝很理所當然的做出了選擇。
“魏君,你不要忘了,你現在已經并不是翰
……
看到這里的書友從目錄重新下載一下章節內容即可。
魏君發現人還是要活的久一點,多經點事,多看點書。
這樣的好處是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會太震驚。
因為再奇葩的事情,總能夠從歷史上找到原型。
陳百里所說的事情在旁人看來自然是驚世駭俗。
但是魏君在聽完之后,只是感受到了諷刺和悲哀。
要說震驚,其實并沒有多少。
因為這種事情,他本來也有所預料。
無非就是大敵當前,還玩內斗那一套就是了。
古往今來,諸天萬界,各大種族,能夠例外的,極少極少。
所有生靈都能夠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終究只是美好的幻想罷了。
當然,這些事情目前也只是陳百里的一面之詞。
到底是不是真相,還得看儒家認不認。
不過明珠公主已經先入為主的認了。
“本宮想起來了,當年陳百里叛變投敵之后,確實在有意重點伏殺儒家在軍中的勢力。”明珠公主道。
不止是她想起來了。
觀戰臺上的很多大佬也都想起來了。
陳百里當年的確選擇了通敵賣國,而且叛變之后也曾經對于自己人下殺手。
所以大乾這邊也是極其震怒,沒少針對陳百里搞刺殺。
縱然有很多人認為陳百里的叛變定有內幕,但無論如何,陳百里已經開始自己動手報仇了。
而且已經對于大乾軍隊揮起屠刀了。
所以很多事情,哪怕是真相,在那時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把陳百里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