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論當年的話,鐵血救國會的確算不上主力。
他們瞄準的是未來。
而陳百里否定的,好像也是未來。
白傾心的腦海中忽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難道……不會吧?”
“傾心,你猜到了什么?”
“沒什么,應該是我想多了。公主,我們且靜待結果就是了,請圣裁是不會騙人的。”白傾心道。
還別說,看到王尚書果斷答應請圣裁,魏君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
他甚至直接問了出來:“不會是圣人在圣壇上留下過什么后門吧?讓請圣裁的結果完全掌控在儒家弟子手中?”
魏君的這個懷疑雖然大膽,不過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儒家圣人之所以是圣人,靠的可不是品德,而是壓服了一個時代。
至于靠什么壓服的?
你就當是人格魅力吧。
反正魏君研究了一下圣人的生平,并沒有感覺圣人是什么恪守禮節的真君子。
別說是圣人了,魏君所了解的所有牛逼的存在,好像也沒有什么真正的君子。
天帝也不是。
道祖就更不用說了。
品德與地位,好像從來都不用必須聯系在一起。
實力強了,地位自然就到了,品德自然也就被群吹了。
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若說圣人有走后門的辦法,魏君絲毫都不意外。
不過魏君沒想到陳百里竟然主動為儒家說話:“圣人雖與墨家始祖有私仇,但圣人時期的儒墨之爭更多的還是理念之爭,道統之爭,并沒有要將對方趕盡殺絕的意思。對于圣人的心胸,我等也是向來欽佩的。魏大人,我相信圣壇的公正性。”
魏君:“……行吧,你說了算。”
魏君本來是想替陳百里說話的。
畢竟他判斷的也是陳百里說的是真的。
但是陳百里自己拒絕了,那他當然也沒必要上趕著。
再說看陳百里也不像是個白癡。
都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了,陳百里肯定不會再無條件的相信某個人的,他這樣說肯定有魏君不知道的原因。
眾目睽睽之下,魏君就懶得問了。
圣壇供奉在大理寺,上次魏君動用了一次,還差點就死了。
當然,陳百里遇不到這種好事。
儒家就算想殺陳百里,也會先把陳百里徹底駁倒之后再動手,否則就落人話柄了。
只有在眾目睽睽之下揭穿陳百里剛才所言一切都是虛假,那儒家才能夠翻盤。
王尚書示意陳百里將斗將臺移至大理寺上空。
斗將臺當然是可以移動的,這種神器放在哪里,全看使用者的心意。
片刻之后,眾人來到了大理寺。
圣壇即將被再次啟動。
大家都有些緊張。
就連儒家弟子內部也有些緊張。
乾帝看了看儒家人的反應,他現在有些不知道該站哪邊更好。
但他內心還是希望儒家能夠平安度過這一關的,畢竟儒家過關,代表著大乾朝廷會平安無事。
所以乾帝在圣壇啟動之前,特意對王尚書道:“王愛卿,圣壇一旦啟動,可就沒有退路了。”
禮部王尚書對乾帝行禮,請求道:“這是自然,陛下,若圣壇證明陳百里剛才所言是一派胡言,也請陛下能夠順應民心,斬殺此獠,以免他再次妖言惑眾,亂我大乾民心和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