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于民,他們打了勝仗。
那魏君憑什么批評他們?
“不過我沒有資格,不代表姬莫蘇沒有資格,不代表儒家沒有資格。姬帥,捫心自問,在姬莫蘇和大乾之間,是姬莫蘇對不起大乾,還是大乾對不起姬莫蘇?”魏君問道。
姬帥沉默片刻,然后緩緩道:“姬莫蘇的壯烈,讓本帥心中有愧。”
“上官丞相也應該有愧,姬莫蘇的父親和老師都是上官丞相的政敵,上官丞相也沒少針對儒家。但生死關頭,姬莫蘇犧牲了自己,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上官丞相的兒子。”
魏君看著上官星風,認真道:“上官家這個人情,欠大了。”
這是人命債。
“還有,姬帥,姬莫蘇直到臨死之前,最大的心愿依舊是及時向你報警,提醒你注意安全。
“軍中和儒家多有齷齪,但危難之際,姬莫蘇作為儒家弟子,展現了自己應有的品格。
“他不怕暴露身份,所以,他應該得到一個公道。”
姬帥沒有過多猶豫。
魏君話音剛剛落下,姬帥就果斷道:“姬莫蘇之事,本帥會明發天下。”
頓了頓,姬帥繼續道:“本帥會代表軍方,向姬莫蘇致歉。”
讓姬莫蘇心灰意冷隱居血三角的,是大乾的軍隊和大乾的一些人。
他生前遇到的那些不公,直到臨死之前依舊沒有得到一句道歉。
這很顯然配不上姬莫蘇的所作所為。
所以盡管姬莫蘇已經戰死,但魏君依舊想為他爭取一個公道。
也讓儒家在朝堂徹底站穩腳跟。
有姬莫蘇作為范例,儒家在朝堂內部,應該能夠少受很多排擠。
這是于公魏君的想法。
于私的話,儒家在朝堂的勢力可是魏君的對頭。
穩固這些人的地位,只會給魏君帶來危險。
魏君當要干。
上官星風此時補了一句:“我也會把姬莫蘇的事情告訴我父親,上官家也不會對此無動于衷。”
畢竟真的說起來,他欠姬莫蘇的才是最多的。
魏君點了點頭,道:“姬帥,上官公子,姬莫蘇除了是儒家大儒姬莫蘇之外,還是鐵血救國會的人。魏某不才,現如今正是鐵血救國會第二任會長,所以我要為鐵血救國會的人討一個公道。
“另外,姬莫蘇也是一個儒家的代表性弟子,他的犧牲對于整個儒家都是有震動的。朝廷給姬莫蘇一個說法,甚至有希望幫助儒家和朝廷徹底冰釋前嫌。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有錯必認。儒家也是大乾的一份子,若儒家人人都能如同姬莫蘇那般,那大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將空前強大。個中意義,相信也不用我過多解釋。
“另外,我會請我老師周祭酒親自撰文紀念姬莫蘇。大劫將至,輿論方面我們要重視起來,要讓大乾百姓知道大乾還有很多人在戰斗。”
魏君的提議完全是政治正確,其他人自然挑不出毛病。
姬凌霜只是好奇的問道:“魏大人,你為何不親自撰文為姬莫蘇撰寫紀念文章?”
魏君心道這種給自己增加聲望讓儒家歸心的事情本天帝當然不能干。
本天帝還指望著儒家能夠針對我背刺我呢。
所以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周芬芳吧。
當然,他內心當中的真實想法肯定不能說出來。
魏君隨便找了個理由:“周老師的文筆還是比我要強很多的。”
“我反倒是認為魏大人你已經青出于藍了。”姬凌霜道。
魏君謙虛道:“我還差的很遠,還是要繼續努力才行。好了,我這邊沒有其他事情了,這便準備回京。姬帥,別忘了把那些兄弟的資料給我。”
姬帥想了想,對魏君道:“這樣,我們一起回京,這次的事情我本來也是要回京述職的。”
“也好。”
……
一天后。
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