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頭來卻是老無所依!
為什么?
主要是農村很多家庭幾個孩子。
如果混得沒有出息的話很多都是不太愿意承擔贍養兩個老人的義務。
這個事情鬧矛盾的太多了。
“嗯!”
“盡量做到給老人生活上的保障。”
“年紀大了連去鎮上都難、有錢都沒地方花,更別說是其他的…”
…
“柴米油鹽啥的。”
“要是搞個站點在村這邊提供生活物質倒也不是不行!”
“贊同。”
…
“不過這個也需要布有專門的人員來處理。”
“眼下村子里面能幫上忙人可能也難找,要不然就聘請一個。”
談著談著。
眾人聊起了站點模式。
主要很多村委里面就是這樣子搞的。
特別是農業方面。
國家上面發下來的補助或者扶持津貼都是只能在站點領取兌換。
避免很多人不務農還惦記著。
不過。
這玩意也很難根本上杜絕中飽私囊。
“行吧!”
“我來安排人手。”
最后。
方成直接攬下。
主要是實打實想幫村里做點實事。
自然不推脫敷衍!
反正自己找過來的人手更加可以信任。
“這個事情就暫定了。”
“后續我會安排人過來負責跟進。”
“至于站點是否就放在村子辦公室這邊,還是到時候在旁邊新建個物資站點……”
眼見其他人沒啥意見。
方成提出來的事情也還是由自己決定。
“除此之外。”
“小學那邊我也會進行捐助辦學。”
“另外也有個問題需要解決,現在村子里的孩子上下學也是個大困難,爺爺奶奶去接也不方便,目前解決方法就是村里面增添幾輛校車……”
方成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那幾乎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
解決留守老人的問題。
那留守兒童的問題也還是要重視。
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小學生無論掛風下雨都要自己去學校。
條件好的家庭早就把孩子帶到城市里讀。
當年。
方成走路去學校的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能有車子接送。
即便是他這種父母都在家里面的也還是沒有人專程接送。
“這個?”
“問題倒也不大。”
“按照你說的來做也還是可行的。”
…
“強叔。”
“那你們還有什么要補充的?”
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期間,
大部分時間都是發方成在發聲。
真心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出力讓村里面更好。
或許,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
為什么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無緣無故幫村里面也沒有實際的好處。
這只能說是所處位置不同。
普通人肯定不可能有錢有精力去幫助別人的,畢竟自己都還沒有過好。
好比,
那些大富豪做慈善。
動則幾千萬上億地捐出去。
要是換作你肯定心里面不想這樣做。
可能,
這筆錢對于你而言就是巨款。
好端端的干嘛要花這個錢來搞些不關自己的事情。
可是當你稀成為有錢的富豪之后就不一定會這樣子想了。
窮則獨善自身。
達則兼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