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在請示過之后,王庸來到府衙大廳,曹操本來正在批閱公文,聽著腳步走近,這才放下筆,抬頭看到王庸之后,嘴角微微抬起,問了一句。
她只是大漢司空,掌水利,營建事宜,有點類似后來的工部。這個衙門油水很高,關鍵是具體工作,只需要幾個副官來承擔即可。曹操簽署的文件,主要是她那‘行車騎將軍’的職位所牽扯到的公文。
考慮到大將軍是袁紹,而后者沒有在許都,目前朝廷的所有的軍務,可以說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當初他只要了個沒什么政治權力的司空,轉而把權力集中在軍務上面,在這種亂世,才是最明智的表現。
“屬下王庸,參見主公!”大家私下的關系不錯,也沒必要那么鄭重,稍微作揖意思一下即可,也能體現雙方的親近。
“這一次隨軍辛苦了,元讓的報告我已經看過,這次你出力不少,戰功我會向朝廷匯報。只是你不是將領,軍功對你的意義不大,而這點功勞,也沒辦法晉升爵位……”曹操看向王庸,這小子說到底只是一個司空府主廚,再上去就是御廚和御廚主廚,僅此而已。
偏偏他立下的卻是戰功,一個廚子立下戰功,這該如何封賞,還真難決斷。反正曹操也不打算糾結這個問題,直接把戰功報上去,由太尉負責頭痛去。
皇甫嵩離職之后,又盧植調任太尉,同時由王允擔任司徒。本來作為連環計發起人的王允,在這個世界依然當上了司徒,但居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上,也算是造化弄人。
不過這老小子就是倔強,還強硬,他當上司徒,原本是曹操對老臣們的政治妥協,誰知道王允老頑固上去之后,態度開始變得非常強硬,曹操只覺得有些難以招架。
“另外你向我匯報的……可有依據?”曹操把那些亂七八糟,煩人的東西,在腦袋里面甩掉,然后看向王庸。
在攻打杼秋縣之前,王庸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函,言三公可能借助諸侯的事情,走當年董卓的事情。畢竟無論以前的皇甫嵩,還是盧植,甚至如今的王允等,在士人和世家之間都有很大的號召力,更別說還有一個前御廚主廚楊賜在幕后。
“這個很抱歉……”王庸搖了搖頭,“屬下只是旁敲側擊地,從劉備那里打聽到這件事情。事情應該是早些時候,也就是主公征討汝南黃巾那陣,所以現在再秋后算賬,也沒什么意義。只是……又一次,誰能保證沒有第二次……”
“的確,尤其袁紹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南下的借口!若非公孫瓚拖住她,只怕已經開始南下……”曹操嘆了口氣,以前兩人還是好朋友,同時她在東郡起家,當時主要還是依靠袁紹的支援和推舉。然而她很清楚,總有一天,她們這對閨蜜,要成為死敵!
這次沒有繼續進軍徐州,就是讓呂布牽制劉備,甚至是袁術。緩解南方的壓力,讓她可以有一年的時間,可以把屯田落實,同時大量培養高產作物,收攏其他地方過來的流民,最后把司州、南陽郡等一些小勢力給收了。
“問題在于,既然于事無補,你還匯報有什么意義?”曹操看向王庸。
“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避免,但是沒有發生的卻可以預防。同時如今朝廷君臣融洽,但劉備這件事情,也暴露出地方的臣子,對朝廷的情況并不了解的事實。
屬下以為,應該寫信給劉焉和劉表,讓她們,或者她們的一個子嗣過來,一方面能拉攏盡量拉攏,畢竟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再說她們身為大漢宗親,為朝廷牧守一方,每年的賦稅,難道都不需要上交的?”王庸提議道。
“這個想法,想的太天真了!”曹操沒好氣的看向王庸,這小子果然不適合從政,那么天真的想法,估計要被那些老狐貍,吃得渣都不剩。
“但至少,我們也沒什么損失,不是嗎?”王庸笑吟吟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