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軍團那邊,雖然有監軍制度,但是軍候以下的任命,都是軍團自行任命,校尉以上的任免,也只是向朝廷報備。我覺得,可以進一步針對軍團進行掌控!”王庸回道。
“這個可以,說說你的想法。另外,你還沒有說……”曹操提醒。
“稍微建一所軍校怎么樣?屯將以上,想要升遷,都要進入軍校學習,考核通過才能升遷……”王庸提議。
穿越前,曾經以為軍校制度絕對牛,實際上軍校制度未必適合漢朝,尤其漢末。到處都是私軍,而且世家幾乎都包攬了將軍職位,開軍校不僅不討好,還容易得罪人。
也就是現在,軍團制度,監軍制度,而且還有軍政分離制度建立起來,他才敢提出來。關鍵這玩意,提出來,也只是針對蘭臺制度的一種補充,算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早期送不起,晚期就成了錦上添花,這軍校制度,其實有點雞肋,除非自己當皇帝。
“你的意思是,以后從屯將開始,想要提升,必須要進入軍校學習,然后考核通過才能升遷,對吧?”曹操聞言,卻是露出不看好的表情,“那現在在前線作戰,火線提拔起來的軍官怎么處理?而且那么多的軍官,要如何過來學習……”
“分批進行!”王庸補充道,果然不擅長的東西說起來比較吃力,“火線提拔可以先任職,但停戰的時候,依然需要分批過來學習。考核不通過,降一級或兩極留用,如何?”
“一將無能,累及千軍!”關羽想了想,“或許有段時間沒辦法,矮子里面挑高個,這也只能應急。時間長了,說不得這個緊急提拔的將領,會成為軍團的致命漏洞。”
“的確,考核都通不過的話,那只能說明本身沒什么能力。”陳宮附和。
“嗯……”呂布點了點頭,反正她們三個就是看戲的。
“那蘭臺……”曹操稍微提醒了一下,建立軍校,那蘭臺看書怎么處理。
“并不沖突啊!”王庸回答道,“學習是為了能夠提升統兵能力,以及熟悉如何統御大規模的軍隊。就如同讓他們直接去蘭臺看書,能不能用到實處也是另外說的。不過在上學時候,稍微普及一下忠君愛國的思想……并且作為考核的內容之一,問題不大吧?!”
“原來如此,難怪你說是用來制約各軍團的手段。”曹操點頭,而劉協若有所思。
漢朝其實對下面的軍隊也有約束,必要的時候也會設置監軍,不過主要還是虎符和持節制度。沒有虎符不能用兵,沒有持節不能對同袍,甚至下屬動手。就說黃巾之亂,左右南中郎將,都是沒有持節的。
不過在私軍猖獗,而且世家占據高位,山頭林立的漢朝,這兩個制度名存實亡。而王庸的策略,只能說是出于法家的角度,把所有的東西都規矩化,形成條例和制度。
“王主廚,莫非你師從法家?”陳宮突然問了句,她其實也崇尚法家,所以王庸提出的軍校制度,很對她胃口。
“所以你的意思,是讓盧太尉和黃蓋將軍,到軍校任職,對吧?”曹操似乎想明白了。
P.S
為了保證作者的穩定更新,請保持投(ding)食(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