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此時的T公司業務遍布國內各個行業,其影響力十分巨大,如果馬總真的說出讓所有人不要投資豆音公司的話,那就真的不沒有幾個人愿意投資豆音公司。
“張鳴,其實你應該很清楚,我當初和你說的條件,對于你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難道不是嗎?”
正當張鳴處于渾渾噩噩的時候,張宇的聲音再一次在他的耳邊響起。
對的,張宇在張鳴來鵬城會見馬總的時候,就已經給張鳴打過電話。
而張宇提出來的條件也很簡單,那就是歡樂短視頻并購豆音公司。
沒有錯,張宇的想法就是拿敢為科技公司的短視頻業務出來和豆音整個公司并購,而不是拿敢為科技公司出來和對方并購。
此時的敢為科技公司,不但涉及到短視頻領域,還在電商領域,物流領域,投資領域都有著不菲的成績。
同時敢為科技公司最近正在和市里面談一塊地皮的事情,如果成功的話,到時候敢為科技公司還要進軍房地產領域。
所以張宇是不可能拿敢為科技公司來和豆音公司并購的。
而張鳴也自然不會同意張宇說的并購條件。
如果張宇同意讓敢為科技公司和豆音科技公司并購的話,張鳴也許會有點心動,畢竟經過這么長時間的交手,張鳴早就把自己的這個老對手公司查的一清二楚。
越是知道的越多,張鳴對于張宇就越是佩服。
雖然張宇和張鳴一樣同樣是姓張,不過張宇創業的道路和張鳴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一個地的差別。
張鳴創立豆音科技公司多年,整個公司都是他一點一點打回來的,中間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有現在的豆音公司。
可是張宇創業就好像喝水一樣簡單。
隨便搞一個歡樂短視頻,不用多長的時間就成為了行業第一,隨便進入網上新聞領域,就可以把豆音公司的第一名搶走。
最可氣的還是張宇賺錢的能力。
隨便買到的股票都是暴漲,輕輕松松一個月賺十幾個億都不是問題,公司在不停擴大規模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尋求資本的融資,也就根本不用看其他人的臉色辦事。
說真的,張鳴對于張宇是真的很羨慕。
這幾年,豆音公司融資了好幾輪,公司的股東也早就從當初的他一個獨資到如今大大小小十幾個股東。
其他的小股東還好說,他們不會對張鳴造成什么影響,可是紅山資本就不一樣了。
豆音公司創業沒有多久的時候,就被紅山資本看上了。
于是在豆音公司開啟融資的時候,拿出來融資的股份大部分都被紅山資本吞下了。
如今紅山資本持有豆音公司超過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如果不是張鳴當初融資的時候想到“同股不同權”的方案,也許張鳴早就不是豆音公司的負責人了。
雖然豆音公司還是張鳴話事,可是紅山資本也不是那種只出錢不管事的主。
即使沈鵬這個人在資本的圈子里面風評再好,也沒有辦法改變他是一個商人,也沒有辦法改變紅山資本是一家需要盈利的機構。
紅山資本入股豆音公司的第一天起,就時時刻刻都在期盼著把豆音公司推動上市,然后獲取巨額的利潤回報。
可是經過多年的發展,豆音公司IPO前的融資也差不多了,可是豆音公司都沒有一絲上市的跡象。
一方面是張鳴這邊不愿意這么快就推動豆音公司上市,另外一方面則是豆音公司整體都還是處于虧損的狀態,如果強硬上市的話,估值也不會是很理想。
特別是經歷了豆音短視頻敗給歡樂短視頻的事件之后,紅山資本對于豆音公司的期待值也大大降低了,已經不想著豆音公司上市了,而是想著在下一輪融資的時候獲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