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尾食單。。。。。。燒尾食單是何物?”
出師未捷。
俗話說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用來形容楚天舒現在的狀態是再好不過了。他自恃前世智慧過人,又歷經大事沉穩有余,卻不知道自己對唐朝這個時代的了解僅僅浮于表面。
知道有燒尾宴,卻不知燒尾宴跟李白是一個時代出現的,現在正值太宗大舉精簡吏治,厲行節約,哪會有這等窮奢極欲的奇葩產物。
既然沒有,想靠這個名字嚇唬人,當然也不可行了。
但只略微一想,他也大致明白了其中關節,便轉換了思路,開口解釋。
“燒尾食單,自然是食單,燒尾二字是家父所得,寓意魚躍龍門。此食單有金乳酥、巨勝奴、貴妃紅、光明蝦炙、通花軟牛腸、生進二十四氣餛飩、乳釀魚。。。。。。”
一串貫口般的菜名報下去,不只是掌柜,連周圍的食客也楞了。
上一世,楚天舒達到絕對的財富自由后,不免追求起自身享受,其中口腹之欲一條又可說是他的最愛。
無論是燒尾食單、孔府食單、滿漢全席這些奢侈大宴,還是宋嫂食單、四民食錄、山家清供這些家常小菜,他都抱著對中古時期傳統飲食的好奇心嘗試了一遍。當然不可能全都是自己做的,但在一眾五星級大廚的耳濡目染下,也頗有心得。
“你這菜名倒是聽過幾個,你可是說,你都能做?”張百齡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多半是想用技藝換一口飯吃。
“掌柜的,這些菜品我不敢說精通,但都有心得,你若不信,我便把譜子寫給你。”
楚天舒自信答復,這時候就當然不能謙虛了。
“嘿,你這小兒,難不成還是落魄世家子?你可有郡望?”
之前的那名老人其實與店里其他人等一樣,關注著這邊的動靜,此時聽他報出一串菜名,有些一聽便不是尋常百姓消受得起,再看他氣度風范從容不迫,心下便有些猜測,此時脫口問了出來。
隋末亂世,全國人口由800萬戶銳減到貞觀初年的380萬戶,不知多少豪閥大族在亂世中煙消云散,這偌大的長安城里冒出個落魄貴族,實在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但這話到了楚天舒這邊,該怎么回復,卻是頗為難的。
要說現編一個貴族身份,那都得有郡望,有族譜,祖籍何處,祖產何處,受何封賞,他隨口說出來,別人不信倒還罷了,要是別人真信了,之后查證起來,怕是要東窗事發。
更何況,他連自己這具身軀的真實名字都不知道,鬼知道該怎么編。
他這邊發愣,那邊老人已經再次開口催促他回答,略想了一瞬,他已經有了打算。
“老丈見諒,我想起家中舊事,一時神游了。我是劍南道益州人士,家中曾經商、辦酒肆,有一份產業,但兵亂一起,爺娘兄弟皆不幸,只我與伴當貪玩在外,反逃過一劫。”
“我一路乞食,居無定所,只知長安在北,不知不覺也走到了,此來長安已有月余。”
“父母盼我成材,家中產業自小便有經營,書也讀了一些,但我更慕游俠,父母見我志向,便請了先生與我賜字。”
“我姓楚名天舒,字子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