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武練膽······”一旁的李存義聽到這些話,口中喃喃自語,陷入了回憶當中,當年,他拳法大成,走鏢行商,天南地北,可國家卻被西洋蠻夷肆虐,當年八國聯軍洗劫京城,整個北京城變成了人間煉獄。
因此,他和一些朋友心中惡氣難消,成立義和團,想要扶清滅洋。
然而,大清扶不起來,而那些朋友卻早已不在人世,他們沒有死在西洋鬼子手上,反倒是慘死于自己人的刀下。
從那時候起,他心中的熱血就逐漸消弭,因為他知道,大清朝,無藥可救。
“心中有膽便無所畏懼,你說的不錯。”李存義點點頭,一直以來,他傳授拳術,為的就是將心中的那份熱血傳承下去。
也許,是時候該放下了。
“也罷,那我就收下你。”一瞬間,李存義整個人身上都散發出別樣的風采,如果說之前的他像是鄉間老農,那現在的他就好似猛虎蘇醒,眼中鋒芒四射,好像重返青春一樣。
“多謝老先生。”葉云表心中大喜,誠懇的感謝道。
“我并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而是他自己的緣法,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你留下。云祥,替我送客。”李存義看了李道真一眼,丟下一句話便踱著步子離開了。
后院從那些;練武的漢子中走出一個身材矮小,像個糖瓜一樣的人,他來到葉云祥面前,。伸手道,“先生,請!”
在葉云表身后,那個叫云生的漢子想說什么,卻被葉云表制止了,“好,今日是我們叨嘮了,我會改日再來拜訪老前輩。”葉云表深深的看了這個身材矮小的漢子,行了一禮之后便轉身離去。
“小兄弟,有機會,我們還會再見的。”忽的,李道真耳邊傳來這么一句話,等到他轉過身,葉云表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走廊當中。
“你好,我叫尚云祥,你可以叫我大師兄。”送走他們之后,那漢子上前,拍著他的肩膀,咧嘴笑道。
從此,李道真就在李存義這邊住下了。滿清就要覆滅了,衙門的差事去不去都無所謂,更何況,在這亂世,先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天大清早,李存義正坐中堂,李道真也換了一身干凈的衣裳,亂糟糟的頭發也剃成了板寸,露出了一張干凈清秀的臉。
隨后就是跪下三叩頭,敬茶,一套流程走下來,他也算是入了形意門下。
一般來說,江湖中人拜師的規矩可沒這么簡單。
首先,得先有薦師引路,而后擬拜貼登門,奉茶,行三拜九叩大禮。不光是過程隆重嚴肅,就連一些桌凳擺放的位置都大有名堂,屋內得供什么,燃幾根燭,點幾根香,先點哪根,從哪頭點的次序都有規矩,連拜貼幾寸長,幾寸寬,上面落書的格式都有講究。
而后,還得廣邀武林同道觀禮,誰來了,誰不來,怎么坐,怎么排,論的是輩分,這就相當于傳名,認識認識,代表著往后他就是“形意門”的人,江湖行走,凡事賣幾分薄面。
天地綱常,禮義廉恥。
自古以來,這“禮義廉恥”便被認為國之“四維”,“禮”字當先,代表的便是規矩,先有規矩,后成方圓,都是老人一代代守下來的東西。
好在,李存義不在乎那繁文禮節,對他來講,只要一心向武,有一顆誠心就夠了。君不見,他的大師兄尚云祥就是身材矮小,像個“小糖瓜”,后來有人說情,師傅見他是個武癡,這才收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