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南也受益匪淺,通過歐陽小喬的口,江南第一次對這個世界有著一個全新的認知。
兩人越談越覺得投機,歐陽小喬是當代大儒,能夠與她坐而論道的人,實在太少,令她這些年有種站在巔峰的孤獨之感,而江南有些離經叛道的言語,卻往往戳中了她的痛點,于是這場某些人帶著邪惡心思的學術討論,變成真正意義論道。
再說到儒家治國。
江南先談及儒家治國的好處,再剖析弊端,江南認為這不應該是一個一家獨大的局面,應該百家爭鳴。
江南再談墨家,法家,縱橫家。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五好青年,江南尤為推崇依法治國,為了讓歐陽小喬更加清晰的理解以法治國,江南更是舉例說明,并說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驚天言論。
歐陽小喬仔細思索,幡然醒悟。
江南描繪了一個百家爭鳴的鼎盛時期,描繪了一個以法治國的大同世界,路不拾遺,使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歐陽小喬心馳神往。
江南所說的東西,有些顛覆了她以往的認知,但句句在理,她心中新世界的大門一旦打開,就一發不可收拾。
兩人談到盡興處,皆有些放浪形骸,歐陽小喬會為了一個問題而抬手推衍,她極其聰慧,當推衍出結果之后,又興奮得像個孩子。
當談到儒家經典,歐陽小喬談到讓自己躋身三大儒師之一的那本《論語》,似有意炫耀,歐陽小喬將自己對《論語》的理解說出來。
而江南也驚訝,這本《論語》怎么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他仔細詢問,卻發現沒有一處歷史節點對上這一處歷史,江南疑惑,仔細詢問這本《論語》的出處,就更加震驚。
這本書為歐陽小喬的師尊,小山河的心兒所贈,而這心兒,據說不是這一方天地的人,江南疑惑,又聯想到自己的《山河正法》,而之前在鬼鎮的時候,梅醫雪又口口聲聲說自己一定是小山河的人,這兩者之間又有什么聯系?
原本理清的脈絡,似乎又模糊了起來。
“一定要去小山河走一遭,有些事,或能找到那個叫心兒的人,能夠得到解釋。”江南心里想著。
歐陽小喬畢竟是一個人,再聰慧也不是圣人,她理解的《論語》,有些東西理解岔了道,江南隱晦的談了自己的理解,往往令歐陽小喬目光一亮。
比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因為所處的這個世界,是強者生存的世界,世界背景跟原本《論語》的那個世界背景不同,就算作為一代大儒,歐陽小喬也理解成為君子藏器,待時而動,膚淺的字面意思,在大是大非面前,哪怕是君子,也當拔刀而向。
而江南則說:一個真正的君子不光要有道德,也要有才能,才能是一種應該在身體內蘊藏的東西,它不是一個四處炫耀的東西,但是我們碰到一個機會的時候,我們就
(本章未完,請翻頁)
應該果斷的抓住它,并且發揮自己的才能。
歐陽小喬震驚,原來她一直理解岔了,怪不得這些年來,總覺得自己缺少了些什么,她目光露出驚喜,將自己的見解分享出來。
有些理解得到江南的認可。她就興奮得像個孩子,有些東西岔了道,在經過江南舉一反三之后,歐陽小喬如醍醐灌頂。
歐陽小喬不知,不知何時,她體內的儒家命盤中的文氣,處于一種聚流而泄的狀態,有絲絲縷縷溢出來,好似快裝滿了她整個儒家命盤。
他們不知,這仙舟之上。
那天上人間之中,竟有書香氣溢出來,生香花開,彌漫在整座仙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