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你就是我們的孩子。”
趙新宇微微嘆息一聲,“還有一件事情,報道中說我爺爺當初是被你們收留的流浪漢,你們知道當初我爺爺是干什么的,他是一個老兵,我現在的中醫術、廚藝都是他老人家教我的,你們覺得他擁有這些手藝還用的著流浪,在就是我的生日。”
說著話趙新宇將手中提著的背包拿下來,從里面翻出一個小包裹,外面的布已經看不出當初的顏色。
當趙新宇打開之后,里面是兩套已經褪了色的孩子衣服,趙新宇拿起其中的一套衣服,“阿姨,您們那邊孩子出身都是自己動手做衣服吧,您看看這套衣服是您的針線,還有里面有一個荷包,也是手繡出來的,您說荷包是您一針一線秀出來的,您看看。”
所有媒體的鏡頭都對準了包裹中的兩套孩子衣服,趙新宇將手中的衣服遞給他,又從衣服的下面拿出一個荷包。
中年女子看著手中的衣服,衣服的確是手工縫制的,可料子卻不是那個時候農村中常見的布料,布料都是上好的棉布,這種棉布在農村根本買不到,荷包更是精致。
中年婦女神情瞬間變得復雜起來,他看向趙新宇,“這衣服你確定是你的。那另外一套呢。”
趙新宇深吸口氣,那一套是我爺爺收養的另外一個孩子,衣服里面都繡了我們的生日,你丟失孩子的生日和衣服上繡的不同。
當女子翻開衣服,果然在衣服內部繡了幾個數字,趙新宇這邊也拿起另外一套衣服,內部也有幾個數字。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看向那兩個中年夫婦,容貌很是相似,可卻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這玩笑開的還真的有點大。
剛才質問趙新宇的那個記者見狀,他的臉色變得是異常難看,他撥開人群就想要離開。可卻看到黑風虎視眈眈盯著他。
趙新宇盯著他冷冷一笑,“你弄了這一出,讓叔叔、阿姨奔波,又專門在村里制造輿論,給村民們每人三百塊,說當初抱走阿姨孩子的老人叫趙虜,又聯系華友那邊造假,你不交代一下就這么走了,你覺得我就這么好欺負。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你已經將我如果不認下這么親的報道寫出來了吧,拿出來,讓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媒體記者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從中看出端倪的執法者馬上圍了過來,記者臉色一變怒聲道,“你們要干什么。”
趙新宇冷冷一笑,“他們都是我專門請過來的,為的就是等你這條大魚,將他的筆記本拿出來看看就知道了。”
“我要報警。”
趙新宇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直接將他的電腦包奪過來,當著所有媒體將筆記本打開,果然在里面找到了一篇文章,不過他并不是寫了一篇,而是寫了多篇,其中有幾篇更是以其他名字出現。
當一篇篇趙新宇如果不認親他們會如何報道,怎么用輿論壓力來針對趙新宇,讓趙新宇身敗名裂的文章出現在媒體面前,那個媒體記者是臉如死灰,他怎么也想不出趙新宇是如何知道了這么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