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的人來了,聽說還有一個國級干部,隨同中科院的人一起過來的還有不少國內外的媒體,他們想要報道咱們院中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蔬菜、水果和水產品。
趙新宇微微一愣,幾年下來雖說也有人報道他這個院子,可大型媒體卻沒有多少,而全面報道的更是少之又少。
這現在農科院牽頭,還有一個國級干部,引來多加國內外媒體,這就讓趙新宇有點想不明白。
不過想想現在自己和國外的歐萊雅、康帝這些巨頭合作,有他們的宣傳,國外媒體報道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自己的大院經過這些大型媒體報道之后,知名度上升不說,安全程度肯定也會跟著上去,趙新宇呵呵一笑,“明哥,他們在哪里”。
現在他們都在百草園那邊,正在拍攝燈籠果、金靈果,我們具體也不知道該怎么說,要不你去給他們講解一下。
趙新宇目光閃爍了幾下,“明哥,你帶我過去,你就說我是西韓嶺村民就行”。
百草園燈籠果生長的區域一片血紅、所剩不多的金靈果一片橙黃,在金靈果種植區域架著不少長槍短炮、一個個神情激動的老外正在忘我的拍攝。
在田地中,幾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蹲在里面研究著金靈果,田地邊一個穿著普通、滿頭銀發的老人站在哪里,雖說穿著普通,可身上卻彌漫著一股上位者的氣息。
在他的身后有著六個三十上下的中年人,每一個人的神情冷峻,他們的目光也沒有落在金靈果上,而是在不斷打量著周圍圍觀的人們。
趙新宇在過來的第一時間目光都落在六人的身上,雖說六人身上沒有氣息波動,不過趙新宇卻知道六人的身手不會在梁永軍、劉飛之下,甚至于六人的修為要高于他們。
當目光轉移到六人中間老者的身上,趙新宇的目光微微一縮,老人經常出現在各大新聞媒體上面,他是華夏建國之后,唯一在任到現在的開國元勛,他一直致力于農業,為華夏的農業發展做出了不休的貢獻。
趙新宇還真的沒想到西韓嶺的這個小地方,連曹勛這樣的人都能夠吸引過來。
雖說認出曹勛,趙新宇也沒有聲張,他知道只要自己一聲張,這里很快就成為無數媒體關注的焦點,如果有人想要對曹勛不利的話,拿自己可承擔不起。
因為現場有不少中科院的人,他們應該是研究過金靈果,不少媒體的鏡頭都對著他們,所以趙新宇也沒有上前。
金靈果、燈籠果、各種蔬菜,那些媒體都在拍攝報道,等到了銀薯這邊,現場一下沉默下來,銀薯的株苗和洋芋一模一樣,就是挖出銀薯,銀薯的顏色也只是和洋芋不同,就是那些中科院的老人也不知道哦該怎么說。
“幾位專家,這到底是什么,西韓嶺的人說這是銀薯,不過這明明是洋芋,我們想知道銀薯和洋芋有什么區別”。一個經常進出百草園的民眾高聲道。
“銀薯應該是洋芋的別名吧,你們應該知道即使是同一個物種在不同的區域也有不同的名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