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風城,在地龍域中也已經算得上是一座大城了,其面積比之擴建后的黃石城還要大上數倍,城內常住人口就已經多達數億。
當然,這數億人中,并非全都是武者,相反有至少六成都是無法修行的凡人百姓。
因北嶺盛產礦石,且龍府又占據整個北嶺半數的礦石產出,以至于整個龍府所有城池基本上都是武者與凡人相結合的生活環境,只因開采礦石需要大量的人力,加之因礦石而衍生出的衣食住行等等一整個商業生態系統,所需的人力就更為的龐大。
凡人百姓就成了價格低廉的人力來源。
價格低廉,也只是站在武者的角度來看,真正在凡人眼里,這種價格可以算得上富裕了,只要不是遇到如黑天幫那樣的,在龍府中從事各行各業的凡人們都能夠生活得很好。
整個巖風城也被分成了兩大區域,也就是武者與凡人的各自生活區域,武者一方集中在城內中心區域,凡人一方就分部在外圍區域,中間有一道城中河隔離。
這種分部也可以看作整個北嶺所有城池的統一分部,區別只是劃分區域的方式不同而已。
若非工作需求,凡人是不得進入武者區域,相對的,武者之間若是爆發戰斗,是不可波及到凡人區域的,這是對凡人的一種保護,也是對人力的一種保護。
這項規則,不是哪一個勢力規定的,而是北嶺一直傳承下來的規定,所有生活在北嶺的武者都會自覺的去遵守,一旦有人違反了這項規定,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一城的負責人無休止的追殺,甚至會上升到整個北嶺武者界的追殺。
當然了,規定是有了,至于違反規定后究竟會不會遭到報復,那就不好說了,畢竟權力、金錢、勢力這些東西是可以改變一些規定的,這里就不做細說了
而整個巖風城是由燕馳皇朝所統轄,也是龍府三域中唯一一個中立勢力。
上到龍府四大家族,下到各大小傭兵團、幫會,基本上都會在巖風城設立一個分部。
可以說,巖風城雖然地處三域中地位最低的地龍域,但本身的地位卻是不比天龍域中的一些城市差。
至于為何燕馳皇朝能夠在以龍氏一族為首的龍府中獨善其身,上千年都不曾衰落,至今都是一個謎,與之相關的各種猜測也是層出不窮。
當然了,巖風城能有今日之規模,與分布在巖風城地域中的近1500座礦山有著絕對的關系,也是因燕馳皇朝獨占半數礦山產出,讓武者們對燕馳皇朝的各種猜想變得神乎其神。
畢竟就連龍氏一族沒有收縮全線產業前,在這里也僅只是占了剩下半數中的一半的礦石產出,再剩下的就是其他三家瓜分了,而在龍氏一族收縮產業后,占據的份額也被平均分給了其他三家。
否則,勢必會引得其他三家大打出手。
位于武者生活區的傳送陣中,隨著幾道傳送光芒漸漸消散,胡銘仙幾人的身影也隨之顯化而出。
離開黃石城后,胡銘仙幾人就乘坐傳送陣前往青山城,沒有多留片刻,直接傳送來了巖風城。
當放眼望去,巖風城內的熱鬧場景也頓時讓胡銘仙幾人張大了嘴巴,活脫脫的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樣。
入目,便是一條寬約上百丈的巨大青石主干道,其寬闊程度足可用一馬平川來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