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剩的左手緊緊地握了握,胡銘仙不再多想,靜下心來沉浸到自己的武技構想中,不斷的完善著基礎的理論,以及推演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與阻礙。
同時,他也在嘗試著各種不同的變化。
如果僅僅只是將二十一顆竅穴中的靈力壓縮到一顆竅穴中爆發出來,若是能成功,其威力自然不用多說,但,相對的未免也太過單調了。
以無影閣那些常年在圣武大陸,接觸到各種武技,而且境界還比他高的人來說,或許一次兩次有效,真正被看透的時候,恐怕就很難起到作用了。
當然,變化歸變化,但是根本還是不會變,否則就是兩種武技了,現在也沒有更多的時間給胡銘仙去想兩種武技。
所謂的變化,也就是最終施展的結果不同,支撐這一武技的基礎理論還是將二十一顆竅穴的靈力壓縮的過程。
目前的構想屬于最為直接的,集中一點的爆發,那么變化之處就在于這個結果。
是不是可以在第一步以最為正常的狀態斬出一刀…
是不是可以在第二步、第三步……也就是在每一步之間斬出一刀,從而讓敵人拿捏不準自己的招式到底有何威力,從而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防御。
想要完成這一種變化,就需要在每一步壓縮后的竅穴中,再尋找出一條經脈連接到左右手掌。
例如,將二十一顆竅穴的靈力壓縮后,填滿下一步的十八顆竅穴時,就將之施展出去,那么就需要找到十八顆竅穴連接到左右手掌的經脈,繞過剩下的步驟使用這一武技。
同樣的,在其他步驟想做到這樣也是如此。
第二個變化,就像是‘龍游太虛,八步踏天’那種,一步勝過之前一步,但,又跟它不一樣。
胡銘仙想的是,一刀斬出之際,會在一瞬間爆發出這種攻勢,就如同海浪般,一浪高過一浪,一浪更盛一浪。
兩者相同之處,就是后一步的威力更盛前一步,不同的是‘龍游太虛,八步踏天’的前七步都是一個蓄勢階段,在最后一步爆發出來。
而胡銘仙追求的是,在攻擊到敵方的剎那,在一瞬間爆發出至少兩種以上的威力變化疊加。
即便對方抵擋住了第一波的攻勢,也沒時間反應,來不及調整接踵而至的且更勝前一步的攻勢。
加上最先的構想,胡銘仙對于自己的這個武技,大體上已經有了個研究的前提和方向了。
接下來就是不斷的完善理論與推演,等待丹田的重塑,就可以著手試驗了。
轉眼間,四月就落下了帷幕,這一天,龍嘯風與龍堅,將整個龍家子弟全部召集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