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建旭的想法都在龍若蘭的預料之中,這也是最正常不過的想法,她也只是將計就計的唱了一出空城計罷了。
計謀歸計謀,龍氣屏障一破,真真假假自然一目了然,屆時一切只能看胡銘仙的了。
想到此處,龍若蘭不禁看向了鑄龍液池中的胡銘仙……
經過一整個四月份的推演,對于新武技的理論支撐,胡銘仙自問已經做到了極致,靈脈與竅穴的堅韌、寬闊程度,兩者之間的連通阻礙等這些外在因素,因大地龍脈之龍氣的重塑全部排除一空,真正的核心之處便在于靈力的壓縮。
通過將總數為二十一顆竅穴內的靈力壓縮成十八顆的量,將十八顆竅穴壓縮后的靈力再次壓縮成十五顆的量,以此類推,最終壓縮成一顆竅穴的量,然后施展出去,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這是一種變化。
其次,根據需求,可以將每一次的靈力壓縮單獨拆分開來施展,共計八種靈力強度變化,從而讓敵人根本無法摸透到底會使用哪一種變化,也就是施展出來的武技到底具備怎樣的威力。
例如,第一步使用的是二十一顆竅穴的靈力,對方可能輕松就能防御,而第二次對方使用同樣的防御手段時,使用的卻是十八顆或者十五顆竅穴的靈力,如此一來,必定會讓對方措手不及,甚至無法防御。
如果說第一種變化是極致的爆發,第二種是多樣性的變化,那么第三種的變化便是結合前面兩種的特性而成的終極變化。
一刀斬出,讓對方猶如面對狂風怒嘯的大海般,無窮的變化,一浪疊著一浪,一力更勝一力,直至完成最終極的爆發。
老實說,第一次構想這套武技之時,胡銘仙暗自想過會不會太匪夷所思了,或者說,一種武技是否能夠具備這么多特性變化。
在紫柔、張銘峰四人以及姬霖月身上,包括在虛實界中戰斗的諸多妖獸,他都未曾見過這樣的武技。
可盡管如此,這套武技的構想就像千年老樹般扎根在胡銘仙的心底,就算現在有人跟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這種武技絕對不可能被開創出來,就算他有放棄的意思,可心里總會不自覺的去想自己構建出來的這套理論。
直到這時,胡銘仙才理解,為什么小白、自家先輩、江南天等人都不愿傳他修行功法,不愿教他武技,或許正是因此,他這張白紙,才敢這般去想,這般去做,《帝仙訣·混沌練靈篇》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反過來,如果是一開始胡銘仙就得到了現有的功法與武技,就有很大可能局限于其中,很難再超脫出來,即便有所突發奇想,頂多也只是改進,超脫不了主體的框架。
從無到有,才會生出無窮的奇思妙想,也才會衍生出無窮的變化。
再一次梳理了這套新武技的理論構想之后,胡銘仙開始著手進行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第一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元神之力沉浸在混沌丹海之中,心念一動,開始一點一點的壓縮液化的靈力,并且通過主靈脈運轉進選定的二十一顆竅穴之中。
這一步對胡銘仙來說,既難,也不算難。
難的是,液化的靈力相較于神魂境之前的靈力來說,已經是壓縮過一次的靈力形態,想要再進一步壓縮,其中的困難無疑是比之前的靈力要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