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也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寫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故事,只不過,他不喜悲劇,將最后一句‘此恨綿綿無絕期’改成了‘此念綿綿無絕期’。
恨是生死遺恨,而他只有無盡思念。
“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老板娘默念數聲,仍舊回味無窮,忍不住的贊嘆道。
“老板娘您就別夸我了,真的只是借用前人的詩句,在下真是沒有這番才情。”胡銘仙苦笑搖頭,也沒有再多做解釋,放下了這對耳墜后,又拿起了第三件飾品。
接連兩次的佳句出口,老板娘又贊不絕口,加上胡銘仙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一時間不少武者都圍了過來。
這讓胡銘仙頓時有種做賊心虛的錯覺,當下心中自我安慰了下,順道將那兩句詩的作者簡單的給老板娘介紹了下,就當做是文化輸出了。
出奇的是,相比前兩件的鴛鴦、比翼鳥的一種神秘色彩,這第三件的所雕刻的卻是極為常見的一種鳥類,大雁,通體呈墨翠之色。
看著這對南飛的大雁,胡銘仙緩緩開口道:“在我的家鄉,大雁雖是普通的鳥類,但卻是代表著忠貞不渝,若是它們當中的伴侶不幸身亡,另一只或是會抑郁而死,或是孤獨終老,不另尋伴侶,又或是當場觸地殉情而死。
前人元好問所著名作《摸魚兒·雁秋詞》中有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在我們那可是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說起這句詩,胡銘仙想起了一件好笑的事。
初中時,老師曾在課堂上詢問過這句詩的初出,下面有同學張口就回了句‘神雕俠侶李莫愁’,當時可把同學們都笑個半死,也把老師給氣個半死。
不過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是通過李莫愁這個人物才熟知這句詩的,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推廣了這句詩。
見這少年說的言辭鑿鑿,老板娘也心生向往道:“公子家鄉定是一個滿腹才情的地方,有機會妾身倒是想見識一二了。”
同樣的,圍過來的眾多武者中也不乏有一些情侶,聽聞三首詩句,多有感慨,也不禁暗贊人人稱道的血獄修羅,不敢說滿腹經綸,博學古今,倒也別有一番才情。
說著,胡銘仙便拿起了第四件通體火紅的吊墜,雕刻的是一棵小巧的梧桐樹,樹丫中心,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正破殼而出。
四件飾品中,這一件給胡銘仙的感觸最深,讓他想到了至今仍孕養在心田中的姬霖月。
“龍翔九州遨游九重天,鳳舞三界涅槃三昧火。”
此時此刻,胡銘仙多希望姬霖月便如這只鳳凰一樣,浴火重生出現在他面前。
“好一句‘龍翔九州遨游九重天,鳳舞三界涅槃三味火’!”老板娘霍得起身,一瞬不瞬的盯著這個少年,大為贊賞道:“今日得血獄修羅為這四件玉飾題詩注魂,妾身做主,將這四件玉飾送與公子,還望公子不要嫌棄。”
“這……”
霎時,胡銘仙錯愕不已,不知該如何是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