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也給他點了些酒菜,他倒也不推辭,該吃吃該喝喝,酒足飯飽之后,才說:“我剛才仔細回憶了一下,起碼從我記事開始,就沒聽說這山上換過山神。這樣吧,反正我下午有幾個鐘頭的閑暇,帶你們去找兩位老人打聽一下——被你們這一說,我也好奇起來了。”
于是他們就出發去找了那兩位老人。
第一位老人白發蒼蒼老態龍鐘,行動都有些不方便了。他的家人起初并不愿意讓潘龍等人打擾他,好在那伙計也算是人面熟絡,又送上在集市買的油、蛋、水果之類禮物,他們才算是勉強答應,但還是守在旁邊,避免老人受到刺激。
好在,倒也并不是什么刺激人的話題。
“山神……我也不記得盧山曾經換過山神。”老人思考了許久,就在韓風以為他已經睡著了的時候,他才慢吞吞地說,“也沒聽說過這樣的傳聞,大概是沒有。”
一行人道謝之后,又去拜訪了第二位老人。
這位老人其實年紀也并不很大,無非五十上下。他是個讀書人,在縣學當教書先生。得知眾人的來意,他微微一笑,讓孫子去拿來了一冊書。
“你們說的這個問題,我年輕時候就很好奇地打聽過。”他翻開了書,一頓尋找,最后找到了一段記錄,“你們看這段,大概兩百年前,有人上盧山砍柴,看到黑色巨人手提一只鹿,在山林中疾馳而過。這是我們能夠找到的,關于那‘山魈神’的最早記載。”
“那么再往前呢?”韓風好奇地問,“難道就沒有‘山神’了?”
“自然也是有的,但完全不同。”老學者笑了笑,又在書上找到另外一段記錄,“昔年盧山改名,山神廟自然也要改名。眾人改了廟宇的牌匾,當天夜里,不少人都聽到有人在廟里跺腳大罵,‘怎的改我不改他!山小就好欺負不成!’次日,縣里多位鄉紳找到縣令,希望縣令上書朝廷,略為緩頰。縣令表示他沒聽到,當夜住在了山神廟。第二天鼻青臉腫,隨即上書懇求朝廷不要修改山名,朝廷不許,他沒奈何,設法運動了一下,調去了別的縣。”
韓風連連點頭:“這么看來,盧山山神的確是存在,而且智力不低,也是個肯講道理的,不像是妖魔鬼怪之流。”
“至少在早期的記載里面,這位山神除了小心眼愛吵架,吵輸了還擼袖子揍人之外,倒也沒什么劣跡。”老學者笑道,“類似的記錄有不少,大多是縣令或者路過的文人跟他辯駁。輸給他的,他就洋洋得意,送錢送吃喝;贏了他的,他就勃然大怒,打不過就一甩袖子跑了,打得過就上來砰砰砰幾拳頭……一點神仙的面子都不要。”
“那究竟是什么時候,山神換了人呢?”潘龍問。
老學者這次沒有翻書,回答:“據我所知,應該是在四百年前左右,那時候山神突然發來請柬,邀請鄉紳和朝廷官員上山,在山上大擺宴席招待大家。宴席最后,他說要跟大家暫別一段時間,在場眾人詢問他何時回來,他得意洋洋地說‘反正你們是見不到了,要是你們家族繁盛,等我回來之后,會找你們的子孫帶路,給你們墳頭澆一杯酒’——這位山神一向就這個脾氣。”
他笑了笑,說:“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山神的記載,連山神廟也漸漸荒廢。直到一百五六十年前,才有人重修山神廟,關于山神的傳說,也是那時候才又重新出現的。”
眾人都為之嘆服,回去的路上,韓風感嘆:“果然有學問就是好啊!幾百年幾千年前的事情,他都清清楚楚!”
“是啊,所以你當初在縣學讀書的時候睡大覺,被老夫子竹板抽手心,一點也不冤枉。”
“龍哥,能別拿我十歲時候的事情來說嘛!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啊!”
“去年你在縣學肄業,老夫子勸你將來多讀書,你回答‘大丈夫當馬上取功名,豈能埋頭案牘之間,虛度年華’……被老夫子一腳從縣學大廳踢飛到了外面街上,從此不許你進縣學半步,這總不會是你小時候的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