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貿貿然觸碰這些可能是海鹽的東西,又回過頭朝著山里走去。
不一會兒,他找到了一處山泉。
用竹筒汲取山泉,清澈的泉水流入竹筒,很快就將那些海鹽融解。
但是……竹筒里面的水,卻沒有半點海水應該有的咸腥味。
潘龍微微一笑,再次運轉內力,竹筒里面的水很快沸騰起來。
這次,沸騰產生的水汽里面,同樣沒有半點咸味。
等一竹筒的水蒸干了,竹筒底部空蕩蕩的,沒有留下半點東西。
“哈哈!原來如此!”看到這一幕,潘龍已經完全明白了,“果然只是幻象而已!這海不是真的海,這泉也不是真的泉。乃至于……這山山水水,這天女大圣,這一方天地,全都只是幻象!”
“或許……連那幾個書生,也都只是幻象罷了!”
剎那間,一股奇妙的感覺突然出現,流入他的心中。
【世間萬物,皆為虛幻。】
潘龍閉上眼睛,再睜開的時候,卻見自己已經回到了東靈塔里,面前便是那幅慈航踏海成圣圖。
“這壁畫里面,竟然真的藏著一位前輩高人的心法!”
他不由有些驚喜,雖然他并不缺少高深心法,但能夠得到前輩高人的心法傳承,畢竟還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他急忙轉身離開,只一會兒就來到了江邊一個人跡罕至的河灘上,找了個空地坐下,閉上眼睛,再細細揣摩那心法。
這心法十分奇妙,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闡述萬物皆空——并非佛家所謂“有無轉化、色空一體”的“空”,而是正如紙面上的意義,空空如也、虛無、什么都沒有。
這位前輩認為,世界上的一切萬物,本質上都是虛空。而人們的所見所得,一切感悟,其實并非來自于外物,而是來自于自己的內心。
心中如果覺得美,那就一切都美;如果覺得丑,那就一切都丑;乃至于各種歡喜和幸運,各種悲苦和厄運,世間一切的悲歡離合,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都是虛空。
甚至于,連這世界,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的心中動念而已。
潘龍自然不贊成這樣的看法,他本質上還是個唯物論者。無非在唯物論的基礎上,承認了怪力亂神之類的存在罷了——唯物論本也不排斥這些東西,無非另外一個世界真的沒這些東西存在,所以是否承認它們,才成為了唯物論和唯心論的主要標志而已。
無論是多么荒謬的東西,只要可以證明其客觀存在,那唯物論就沒什么不承認的。
相對而言,唯物論也只承認那些可以證明自己客觀存在的東西。或者退一步,就算不能證實,至少可以設法來證偽——證偽失敗,自然也就是證實了。
一切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東西,一切“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唯物論都不承認。
潘龍也是如此。
所以這位前輩的心法,從根本上,他就不承認。